【看中国2013年12月19日讯】最近,位于西安的秦始皇帝陵挖掘出一个1万3000多平方公尺的陪葬坑,估计有上千件石质铠甲。陪葬坑显示,秦时战服设计已十分先进,秦军管理也十分严谨。
综合媒体报导,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最近,秦始皇帝陵编号为K9801、面积13000多平方的陪葬坑正在进行试挖掘。这座陪葬坑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南部的内外城之间,距离现在的封土约200公尺,平面为长方形,主体部份东西长130公尺,南北宽100公尺,南北两边的东西端各有一条斜坡门道。连同四条斜坡门道,该坑总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秦始皇帝陵园城垣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
报导称,在试掘方中出土有大量密集叠压的、用扁铜丝连缀的石质铠甲和石胄,其中石质铠甲约87领,石胄约43顶。这个庞大的陪葬坑内,估计有上千件石质铠甲、头盔。考古工作人员还发现了披在战马身上的马甲以及和车马配备的青铜零部件等。二号坑曾经出土过马缰索、青铜车马器构件、青铜锛、箭头及其他军用装备文物。
有关专家认为,这个陪葬坑,应确切地称它为秦兵马俑地下宫城的军备库。
秦军战服设计先进 兼顾外观美和实战需要
秦军战服的设计已十分先进,不仅注重外观美,更注重了实战的需要。
陪葬坑出土的铠甲,主要由前后两片构成,前甲护胸,后甲护背,有的还配有护肩膀的披膊甲。考古工作者称,裙甲不仅多采用小甲片,而且甲片与甲片之间的间隙也比身甲要大得多。这种特殊设计,使裙甲上下翻动更灵活,勇士身着铠甲行军作战不受拘束。
石质头盔顶部到侧片下端长度约为30厘米,直披肩膀,对颈部和肩部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整个头盔显得更完美。
石头盔每一片石片的弧度都不一样,符合脸的结构,在肩膀部位都有一个弧形的凹槽,适应人体的结构。
甲片设计成不同的形状
这次出土的甲胄的甲片全部用青石切削打磨而成,甲片根据人体的不同部位设计成不同的形状,有长方形、方形、等腰梯形、圆形、覆瓦形、弧形、尖尾形等,每片甲片都有方形或圆形的小孔,并用扁铜丝连缀在一起。甲片未被叠压的边上有一道抹棱修饰甲片,未被叠压的角有抹角,使甲片的叠压更加互相贴合。这些甲胄形态精美,制作工艺高超。
专家称,鱼鳞甲此前一直被认为出现在汉代,由级别较高的军官穿着,此次在K9801中发现鱼鳞甲,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秦军管理严谨
从出土的文物看,铠甲的石料加工工艺,比兵马俑的泥土烧制工艺要考究、精细得多,质地完全不同。考古工作者推断,当时秦军有着严明的等级和待遇区分。
考古专家根据出土盔甲整齐叠压的状况判断:秦军的管理十分严谨,不仅队伍排列整齐分明,而且物资摆放也高度集中统一,井然有序。
制作一件石甲需花费一年时间
专家分析,石甲胄的制作应该结合了当时的玉器加工工艺,实验发现,手工加工一件平均有600片的甲衣,以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需要工时344—444天,即一年时间。陪葬坑内的铠甲和甲胄用的甲片总数超过500万片。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