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号截访制造民愤 信访部门职能异化(图)
12月1日,一组截访官员与访民的合影照片在网络曝光。
【看中国2013年12月06日讯】4天之内,大陆信访部门接连爆出两宗丑闻:国家信访局副局长许杰落马和湖南临澧县信访局官员侮辱访民被停职。“销号”、“截访”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焦点。信访制度俨然已从设立初衷的“减压阀”异化为“增压器”。
11月28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国家信访局副局长许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12月1日,一组截访官员与访民的合影照片在网络曝光。这组拍摄于11月18日的照片显示,湖南常德市临澧县派往长沙截访的两名官员,在与患有癌症的访民段新德合影时,面带笑容,并摆出“胜利”手势。12月2日,临澧县当地政府发布消息称,涉事的县信访局官员李桂林等已被停职。
信访本意是公民在合法权利遭到公权力侵害时,向相应机构反映情况、提出诉求的制度。近些年来,信访部门却成为腐败的重灾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于建嵘认为,信访部门成为一个权力寻租部门,是因为信访部门掌握著信访排名、通报批评的权力。这也就出现了信访“销号”。按当局规定,上访者到相关部门上访,接待部门应编号登记在册,这意味着某地将会增加信访纪录。
2005年,按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规定,各级信访部门开始“信访排名”。如国家信访局每月对各地“非正常上访”人次数进行排名。排名先后成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之一,后又异化为“信访一票否决”:访民进京上访次数直接影响官员升迁。
销号只是“截访”失败后的最后一招。家门口“蹲点”、交通要地“死盯”、北京“劝返”是各地信访官员针对赴京上访者的“截访”三部曲。11月28日,国家信访局证实,今年2月开始,国家信访局通报的办法从排名通报变为“点对点、一对一”地通报。但通报方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进京上访与官员升迁脱钩。
11月15日,河南鹤壁进京上访者巩进军在被押送回原籍途中,刺死刺伤截访者各一名。据报导,11月14日晚,57岁的巩进军被鹤壁市驻京办信访负责人赵秀山为首的截访者从关押访民的北京马家楼强行带离时,曾愤怒地说:“今晚如果截访者再敢抬我、打我,我非要和他们拚命。”2013年上半年,鹤壁市被河南表彰为驻京信访先进集体,赵秀山也被表彰为驻京信访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