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看三中全会公报:毫无新意 不如1978 (图)
说好的改革呢?三中全会公报让人看不懂
【看中国2013年11月13日讯】专家看三中全会公报:毫无新意 不如1978 / BBC
全会闭幕。有分析人士认为全会公报内容毫无新意。
中共18届3中全会早间闭幕。会议发布公报宣布了将把市场作为“决定因素”以及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
然而,也有专家分析认为,会议公报内容没有出人意料之处,传递信息也无甚新意。
中共18届3中全会公报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公报表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公报宣布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公报要求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公报还宣布将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等改革措施。
雷大雨小?
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主任曾锐生教授早间对中共18届3中全会公报内容作出了自己的解析。他主要认为公报本身并未传递出任何新意。
“公报内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曾锐生说。
“(公报)说要全面性的改革,这个习近平早就说过了;说要市场扮演更重要角色,也是习近平已经说过的了。”
与此同时,曾锐生也认为,诸如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这样的改革内容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不是1978
曾锐生还认为,2013年的改革不是1978,也不能和1978相提并论。
他说:“(1978)那时候是毛时代的总结。现在不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而只是一个时代的改变。”
不过,曾锐生也表示,从公报内容中至少可以看到两点:一是中共今后会进一步放松对经济的管制,允许更多市场机制主导,但是在政治方面则将继续严控,以便可以随时有能力收紧对经济的放松。
“因为一方面有收紧,他们才一方面可以更大胆地去放,”
国安委
在谈到即将新组建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时,曾锐生首先认为这也不是新闻,因为有关信息早就有过吹风。
他说:“新的架构成立将全面负责中国的安全问题:内部安全、外部安全,更周边关系的安全都是它关注的范围之内。”
“比方说跟日本在东海领海的矛盾问题来说,就希望可以把中国不同的部门都统一来调节,就不会发生左手做的事情右手不知道。”
他还认为,外界普遍关注的边疆民族关系紧张问题其实并不是真正让中国上层头痛的,而如何维持大陆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才是成立国安委真正关注的要点。
说好的改革呢?三中全会公报让人看不懂 / 德国之声
经过四天的闭门会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今日闭幕,改革决定和公报出笼。对比分析人士早前“经改政不改”的预测,公报在意识形态更趋向保守,而中共当局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出人意料。
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出台本次会议公报。一如早前分析人士预测,此次会议依然禀持“经改政不改”主旨,但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更趋向保守。此外,中共当局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让人颇为意外。
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全会强调:“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等。
在经济改革方面,并未超出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测范围:“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等。
在行政和法制方面,本次公报也表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等。公报再以习近平在去年十八大后提出的“中国梦”作为结尾。
鲍朴: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也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的采访,他直言没有“听懂”此次公报,更未找到一些所关切的问题的答案。
鲍彤说:“我没有听懂,一些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答案,我不知道三中全会讨论了这些问题没有。比如说很多公民要求官员公示财产,他们是否准备公示?再比如说要求公示财产的公民是不是犯法,公报说要依法治国,那前一段把这些人抓起来是不是违反了法治,还是贯彻了法治;如果是后者那以后凡是公民要求公示财产都通通把他们抓起来,如果说是违反法治精神的,应该立即把他们放出来;比方说劳教制度要废除,可我听了公报后,好象没有这句话,如果没有这句话,是不是劳教制度要坚持?我想就是一些明显的、大家关心的问题都没有回答。也不知道他们有哪些东西是真正要兑现的,哪些东西是虚晃一枪的。”
鲍彤也指包括自己亲历在内的各届三中全会,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三中全会公报的基调一直重复,每次公报都做出空洞承诺,当然本届公报也不例外,而纸面上的承诺有多少可以具体实施?可以践行到公民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把世界上全部问题都解决了,好像人类面对的重大问题都找到了正确的答案,通通的、胜利的、明智的、彻底的解决了,他们不承认没有解决的问题。”
闭门会议后的三中全会公报,老调重弹?
中国经济学者、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孟晓苏曾为中国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十年同窗;23年前,孟晓苏、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和李克强师从北大经济学教授厉以宁,厉以宁将三人的硕士论文汇成一本书《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其中李克强撰写的内容为“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
孟晓苏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力撑官方基调三中公报背后的李克强,他表示中共政治体制的弊端决定,十八届一中全会选出新一届的中共执政党领导人和常委等;第二届选出中国国家的领导人;政府工作报告也由前任总理来完成,新一代的领导人像戴着锁链跳舞,无法完全挣脱前任定下的政策阴影,而三中全会才是新任领导人的转折点:“到现在为止,这届国务院还是在上一届政府工作报告的约束下工作,是一种戴着锁链跳舞的情况下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
他也指公众在“胡温十年”政府隐形之手频繁干预市场后,确对李克强推行经济改革抱有很大的期待,而他确信公报之后,有很多经济措施会在李克强接下来舒展手脚的执政中去实施.
中国知名政治学者陈子明没有孟晓苏一样的信心,他认为此前公众和舆论都对本届三中全会冀望颇高,公报虽然未把决议的全部内容写出来,但透过脉络性的内容,也可窥见实质性内容大打折扣,但他也表示官方应该会在之后推出一些具体的经济改革措施:“如果只说公报的话,除了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没什么东西,都是说了好多年的车轱辘话,但我想有些改革内容应该在决议中有所体现,公报中没有反应出来。我觉得应该有(经改措施),如果没有的话,他们自己也会脸红,他们说‘全面改革’、‘敲响了战鼓’,我看是把战鼓敲砸了。”
陈子明也认为本次公报中浓厚的意识形态主旨,并不令人奇怪,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人民日报》重提习近平的“两个不能否定说”,为此次公报的政治导向埋下伏笔:“如果在现在不断在说意识形态斗争的情况下,再推出超级改革,这才让人转不过弯来”。
(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