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闭幕 观察家为改革期待降温
【看中国2013年11月12日讯】为期四天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于周二闭幕。当天下午,官方媒体已经发表通告,称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预计稍后将发表会议公报,并将于次日在各大媒体上刊发。
耐人寻味的是,在此之前的四天时间里,关于会议将采取哪些改革措施只有极少信息,媒体上大多只有空泛的议论,形成了“全社会翘首期待会议公报”的态势。
在12日出刊的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题为《改革闯关,凝聚共识再出发》的文章,再度援引习近平“既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的语录,为即将揭开面纱的三中全会公报造势。在这个敏感关头,文中提到的若干方面,或许成为推测下一步改革方向的某些线索。
除了大量引经据典的华丽言辞以外,以及回顾已完成的改革成绩外,文章的核心要点集中在“改革进入攻坚期”部分,这段短短五百余字的内容提到三个方面“难啃的硬骨头”:一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基本民生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二是目前超过10万亿元规模的地方债务引发债务危机忧虑,需要全面改革财税制度、政绩考核制度,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三是对现有的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城镇与农村等利益格局进行全方位调整。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第三项利益格局调整中,文章主要引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研究员的话进行论证,相比前两项,明显更加语焉不详,这似乎也暗示着,在最难啃的骨头——调整利益格局问题上,目前形成的共识不如其他领域。而李佐军的话中一方面强调纠正不合理做法,另一方面也强调“在增量上做文章”,着眼于培育新的利益,这也让人产生“啃不动绕道走”的联想。
而在各方面改革更加详细的制度设计上,目前仍然没有太多消息,甚至传出自相矛盾的信息。日前《中国日报》英文版引述国资委高层人士言论透露,三中全会结束后,北京将对国有企业采取重要改革步伐,可能包括让民营公司购入国企股权。但国资委很快就通过官方微博帐号辟谣,称相关报道失实。
三中全会情结蕴含着明君贤臣的心理积淀
这种“全社会期待改革却无能为力,只能等待闭门党代会一声令下”的态势,也引起了媒体和观察者的注意。对三中全会的期待和神话,本身也构成了中国当下社会变革的重要特征。
时事观察家、原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在FT中文网上撰文,对全社会期待三中全会的心态进行了分析。他注意到,即使中共已经形成了在三中会议上讨论改革话题的制度惯例,但之前的三中全会,好像没有哪次像这次一样,人们对全会的召开感到格外迫切。
邓聿文认为,究其原因,只能说与今年以来的形势有莫大联系。从习李上台后的一年表现来看,中国社会经历了希望—失望—再希望的过程,它反映了全社会存在一种对中国改革止步不前的深深忧虑,这种对改革的期盼与呼喊,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民心和民气,也是中国人三中全会情结的社会心理根源。
但是作者指出,所谓三中全会情结蕴含着一种明君贤臣的心理积淀。认为领导人在这一刻会从善而流,顺从社会的期望,领导大家一起“改革”,但很少再去想自己先改革可不可以。这就是当下的改革与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区别所在。
作者认为,这次可能是社会最后一次不自觉流露的三中全会情结;无论全会做出的改革决策和部署合乎或超过人们的预期,还是低于预期,今后社会都很难会有这么强的改革预期。此次三中全或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无论往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对中国都将可能是永远的改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个神话?
另一方面,也有观察家指出,这种逢三中全会必有大动作的期待,很大程度上也是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神话的结果。
原纽约时报驻京记者、因被拒签而无法重返中国的储百亮发文《揭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面纱》,其中提到,长期以来流行的正统史学,即在1978年的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主导了通往市场化的改革,将维护毛泽东遗产、强调两个凡是、阻碍平反的保守派总书记华国锋排斥出局,这实际上是把会议前后持续两年的复杂变化给简单化了。
储百亮援引曾经担任赵紫阳助手的鲍彤的话说,“把这次会议人为地挂上光环说成是‘改革开放的大会’,这是编造出来的一个神话。”“这实际是一次失控的会议,出乎华国锋、邓小平意料”。
根据海外学者的研究,事实上,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华国锋的领导下,改革进程就已经启动,而官方的历史话语把这一部分轻描淡写掩盖过去了。同时,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并没有那么崭新的意义,会议通过的一份文件还明确反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立场转变是随后几年中一点点逐步完成的。
因此,上述两篇文章都提醒人们,从历史到现实经验中都不难发现,把希望寄托在一次三中全会上,以为能够彻底改变中国改革进程,并不是现实的想法。无论12日晚间发表的会议公报在字面上有多么激动人心,改革进程都注定是长期而艰苦的。
原标题:明君贤臣的改革神话?观察家为三中全会期待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