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10月29日讯】“20年A股不改讲故事毛病”,这是10月23日《上海证券报》刊发在头版头条上的一篇文章的标题。这篇文章解剖了中国股市爱讲故事的毛病。回顾中国股市20余年的发展历史,“讲故事”屡屡上演,又屡屡破灭。从网络股炒作,到光伏股扎堆,再到涉矿概念纷呈,再到如今的手游概念狂欢,可悲的是,狂欢过后,大多是一地鸡毛。
应该说“讲故事”确实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为此有人说,中国股市就是“讲故事”,甚至有人称:“研究基本面,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这一点在今年的股市行情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创业板在各种故事的精彩演讲中,今年大涨了100%;而上海主板由于缺少可以讲述的故事,股指基本上是原地踏步。据有关媒体统计,自3D打印概念在年初崛起以来,A股市场已在今年先后“听闻”PM2.5、禽流感、TMT、特斯拉、大数据、机器人、宽带提速、O2O等主题“故事”不下20个,涉及其中的上市公司总计约533家。
中国股市为何流行“讲故事”?这其实是与中国股市发展所处的阶段性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每个国家与地区的股市都可能会“讲故事”,象美国股市也曾讲述过“网络概念市梦率”的故事。只不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股市相比较,中国股市“讲故事”的气氛更加浓烈。而之所以如此,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
中国股市缺少必要的投资回报,这是股市流行“讲故事”的最基本原因。正如肖钢主席所言,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致使长期投资理念难以形成,资本市场投资回报整体较低,2006年以来,上市公司平均年化股息率只有1%左右。由于投资者难以形成稳定回报预期,炒新、炒小、炒差等投机行为盛行。而要进行投机炒作,自然离不开“讲故事”,因为没有“故事”的炒作是很难得到市场追棒的。也正因如此,为了将炒作进行下去,中国股市自然需要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地讲下去。而这样的炒作结果自然也是留下一地鸡毛。
第二个原因,“讲故事”是基于利益的需要。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上市公司之所以热衷于“讲故事”无非是因为利益的缘故。要么是通过“讲故事”向特定对向进行利益输送;要么就是通过“讲故事”来捞取自身的利益。这一点在今年行情的炒作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如在今年的“手游热”中,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的某上市公司,今年7月下旬宣布投资5亿元进军手游,随着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的暴涨,自8月9日至9月2日的10次交易中,大股东共套现13亿多元。
当然,还有的上市公司“讲故事”,也是为了自身再融资的需要。实际上在今年上市公司的“讲故事”过程中,都不适时机地推出了再融资计划。上市公司的“故事”讲得精彩,再融资也可以顺利实施。
比如,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讲故事”来为大小非套现创造更好的条件,或为特定的对象牟取利益,虽然这种事情在A股市场较为普通,但这类公司很少受到交易所或证监会的查处。如此一来,上市公司“讲故事”是不需要成本的,而“讲故事”又能够输送利益或牟取利益,这样的“故事”谁不愿意一个接着一个地讲下去呢?中国股市因此流行“讲故事”也就在所难免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