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10月10日讯】(看中国记者章若琳综合报道)10月10日新华网登载文章,把郑州市卫生局的一项本来静悄悄推进的,寻找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任务曝了光。由于任务中硬性规定了发现精神疾病患者人数的指标,造成基层弄虚作假,引起网间轩然大波。
据报道河南省会郑州市是一个拥有9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去年9月,郑州市卫生局下发文件,规定各辖区筛查发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任务,其中一个引发争议的指标即不低于辖区常住人口数的2‰,这意味着要在1000个人中至少找到2个重性精神病人。这个任务被纳入卫生部门对社区医院的考评中,完不成会面临上级的督导。
今年9月初,该任务指标已经下发一年,郑州市卫生系统要迎接上级领导的视察,又加大了以量化指标为参照的各种考核。根据南都记者的调查,对部分社区来说,重性精神病的统计指标成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郑州市丰产路林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黄琳琳说,“按照要求,应该完成的指标是71个。目前我们登记的病人才12个。总不能把没病的写成有病的吧?”
北京青年报以“摊派精神病指标”何其荒诞为题刊文指出:这个看起来荒诞的指标,不仅旁观者一头雾水,就连实施登记的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也颇有怨言。何以如此?因为它不是站在客观实际的根基上,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反而会招致反感。
这种荒唐的指标做法更是招致数万网民痛骂:看来是从最初开始就这样,见惯不怪了!当年镇反,杀人都有指标,人口千分之一,走资派右派划分也有指标的。有网民指出:筛查的本质目的是维稳。精神病人满街跑,被抓进去的全是正常人。
郑州市卫生局于10月9日夜间急忙作出书面回复,称他们进行重性精神病人筛查管理是依据国家卫计委文件进行的,是指导性的,并非强制。2012年7月6日,国家卫计委下发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考核评估方案》的85号文件,要求全国各地均开展重性精神病人筛查工作。郑州市卫生局负责宣传的人士告诉南都记者,2‰的指标是根据原卫生部考核评估方案精神制定的,已经低于上面规定的标准。
郑州市林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琳琳质疑说:“文件上定的发病比例太高了。作为一个指导全国的治疗工作评估方案,其检出率指标是怎样得来的呢?其科学性何在?是否充分考虑到地域的差异?现实的复杂性,岂是用几个简单的数字指标评估得了的?”若脱离了实际,便免不了逼人搞数据造假来应付考核。
网民质疑:制定指标的动机不是找出精神病人,而是完成指标抓到足够的人数,至于是不是精神病它们不关心,把制定这考核指标的人抓进去准没错。亦有网友嘲笑说:他们觉得你是精神病,如果你否认,那就找对人了,因为精神病一般都说自己不是精神病。网友还说:不听话敢于上诉与反抗的都是精神病,不然把你当精神病抓起来。
北京青年报指出:在偶然曝出冰山一角的这个“郑州故事”里,满眼都是“指标”,难见到“人”影,摊派所指向的,很难说是一个个需要救助的具体的人,而只是刚性、抽象的“管理”而已。郑州的时小琴医生负责的辖区超过3万人,她只登记了20来个重性精神病患者,这显然与指标任务相差太远。而她更大的困惑在于, “家属都问我们,登记了能有啥救助?”我却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更无力承诺什么,这次筛查的意义何在?
据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王绍礼介绍,“现实情况是,医院床位、医生数量明显不足,全国2万名精神科医生,每万人口执业精神科医生数1.5名,远低于全球3.9名的平均数。床位20万张,难以服务1600万患者中10%需要住院的人。社会支持系统薄弱,农村地区几乎是一片空白。
中青网指出:不仅在精神疾病管理领域,指标的“异化”及相伴的人的被边缘化,在城市清理流动人口时也见过,在重大工程移民时也见过,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更见过,这个社会为所谓指标管理付出的代价,不算小了。那些处境艰难的精神病人及其痛苦不堪的家属,他们最需要的不是被录进指标,而是实实在在的救助。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