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被判无期影响力是否还在?(图)

【看中国2013年09月30日讯】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无期徒刑宣判了薄熙来个人政治生命的死刑,但并不意味薄熙来的影响力就此终结。 

一审中公开的薄熙来的罪行不过是冰山一角,因而薄熙来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甚至博得许多人的同情,认为区区几千万不足以重判这位政治局委员。

去年“十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开除薄熙来党籍、公职,并对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犯罪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新华社当时的报道称,薄熙来的问题不仅仅是现在,而是包括从担任大连市领导职务开始,一直到任职辽宁省省长、商务部部长与重庆市委书记期间,都“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在王立军事件和薄谷开来故意杀人案件中滥用职权;“直接和通过家人收受他人巨额贿赂”;“与多名女性发生或保持不正当性关系”等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报中意味深长的重要信息还有“调查中还发现了薄熙来其他涉嫌犯罪问题线索”,这些“涉嫌犯罪问题及犯罪问题线索”一并移送至司法机关。这意味着,薄熙来还有更严重的违法犯罪问题没有被公开,这些问题能否公开或公开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高层的政治博弈。

现在看来,高层并没有完全公开他的更多罪行,以至于那些为他喝彩被他外在光环所欺骗的人仍然没有看清他的真实面目,仍然视他为中国的又一个大救星!更可悲的是,他在重庆的一些做法,正被巧妙的得以利用和延续,以至于让海内外观察家得出中国正进入一个没有薄熙来的薄熙来的时代,这是多么辛辣又绝妙的讽刺!

审判薄熙来,拿出来的罪证都只是过去他在大连当市长的旧事。这么一个腐败份子,为什么一路被重用当上了辽宁省省长,商务部部长,进入政治局当上了重庆市委书记,甚至差一点就当上了常委。这仅仅只是人的问题还是制度的问题,如果这种干部选拔的政治制度不能改变,薄熙来这样的干部还会层出不穷。

薄熙来在重庆推出的以“唱红打黑”为核心的“重庆模式”曾经深得高官的认可和民间的喝彩,一直到现在,仍然在延续。薄熙来主政重庆时,曾邀请欧洲外交事务委员会执行主任马克.莱昂纳德(MarkLeonard)等三位欧盟智库专家赴重庆与《重庆模式》一书的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苏伟就“重庆模式”进行了交谈。针对为什么会出现“重庆模式”,什么是“重庆模式”、有哪些特点,“重庆模式”与薄熙来、黄奇帆的个人关系,“重庆模式”能否持续,唱红的内容是怎么确定的,毛泽东与邓小平谁更伟大等问题,苏伟作了一一解答。

苏伟表示,“重庆模式”的出现,离不开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黄奇帆的决定性作用。这两位中共精英像中共领袖毛泽东与周恩来的绝配组合,因此高明的创新理念能通过高超的创新操作,化为实践和现实。薄熙来的风格有中共领袖邓小平“举重若轻”的特点,也有“魏征有胆敢作为”的特点。

所谓“重庆模式”实际上是精心策划的一场闹剧。唱红是打黑的遮羞布,打黑是唱红的经济基础。唱红不是目的,“打黑”也不是目的,而是阴谋家野心家实现夺权谋财的工具。名为打黑,但不排除黑打,甚至更多的是黑打(见童之伟教授的重庆打黑专题报告)。采取类似“和(珅)一倒,嘉庆吃饱”的方式,对企业家一夜之间搞“秋收”,用其中一部分来讨好迎合民众。

中国宪法学者、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童之伟对重庆打黑作了一次全面调查,揭露打黑是无法无天、公权力无限膨胀、大搞株连、刑讯逼供、屈打成招、迫害律师、胁迫证人、钳制言论。主要打击私营企业家,就凭薄熙来、王立军一句话,许多民营企业家就被打成黑社会头子,资产被没收,亿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阶下囚,有的甚至掉了脑袋,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

薄熙来专制的思想体系,表现在政治上,唯我独尊,权力不受约束,视下属为家丁。表现在法律上,把法律当工具,无视和随意践踏。表现在经济上,他遏制私营经济的发展与壮大,按自己的意志安排和摆布经济。这套“治国安邦”的手段,既不符合中国国情,又远落后于时代,与整个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和努力方向背道而驰。

薄熙来以极具民粹的行事风格直接取悦民众,以彰显个人魅力和权威。薄熙来到重庆主政,重庆上上下下即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的“唱读讲传”运动。《人民日报》称之为“红歌一唱,神采飞扬;经典一读,智慧十足;故事一听,明理舒心;箴言一看,百读不厌”。官方舆论曾经为薄熙来耗费大量公款唱红,用专政手段打黑和黑打,残酷压制不同政见者以及对“重庆模式”的批评者摇旗呐喊,“重庆模式”几乎成为“中国模式”。

实际上薄熙来在重庆的作为纯粹是标新立异积聚人气,为进入最高领导层大造声势,我们无法假设他进入最高领导层后,会否延续“重庆模式”的神话,但文革对于当权者乃至利益集团并不是一件好事,除非他们为了清除政敌禁锢言论的需要。

我们在围观薄熙来命运的同时,今天更要警惕中国正在继续上演“重庆模式”的悲剧,包括全面控制打压网上举报反腐乃至民间公民维权,我们不能因为薄熙来被判无期徒刑而对中国反腐和政治开明抱有任何幻想

正如刚刚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卷首语:“免于恐惧的自由”中所言:“这个秋天有些冷。在社会生活领域里,接连不断发生的那些事件,无论是整治网络谣言,还是其它一些案件,如著名企业家和维权的记者及所谓网络传谣的初中生被刑拘,等等,以及媒体对相关事件的报道解读,都引发了相当范围的震荡和莫名的恐惧,其后续影响仍有待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蔡慎坤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