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农村医保状况真象宣布的那样吗
【看中国2013年09月08日讯】(看中国记者陈柏霖编译报道) 据《大西洋》(The Atlantic)9月6日(周五)报道,在中国的农村许多人仍然缺乏现代医疗保健,这与政府所声称的相反。
中国最高医疗机构周五宣布说,现在国家的新农村合作医疗计划(新农合)覆盖了99%的中国农村地人口或8亿人。
十年前,在2003年,只有800万中国农民有医疗保险。据官方统计,到2005年,这一数字已跃升至1.79亿,在不到10年的时间,在农村地区已经达到接近全面覆盖。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学助理教授陈秋林(音)博士对这些数字表示怀疑。他解释说,整个农村人口数可能被低估了,还不包括那些没有资格参与新农合医疗计划的人,这部分个体仍未投保。陈先生说 :“一些农民在城里工作,他们并不在‘乡村医疗保险’计划之中,也不在任何的城市医疗保险计划内。只有那些正式公民才被‘包括在内’ 。”
截至2010年, 93 %的人口被某种形式的医疗保险所涵盖。而城镇居民投保率(65%)相对较小,这反映了追踪农村往城市的移民的一些困难。
从1950年到1980年代初,中国的农村卫生计划主要依靠毛泽东的“赤脚医生”和几乎完全是由政府资助和营运的显著的公共卫生网络。农村卫生保健在这段时间覆盖率达到近90%。
随着1970年代后期经济改革后就陷入了停滞状态,当时作为医疗保健从国营转变为私营。农村健康保险计划停止了运作,城市计划则在沉重的医疗保健成本和效率低下的国营医院影响下乱作一团。
在改革后,农村医务工作者人数暴跌,医药费用飙升。不久,药店关闭,在1980年代后期,农村医疗保健系统彻底崩溃了,优秀的乡村医务工作者不断外流。
公众的不满随着医疗保健费用的飙升而大幅上升,优质的服务变得越来越支付不起。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这方面的监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此期间,公众一致谴责这个系统几乎起不到提供预防和紧急护理的作用。在此后十年的过程中,政府推出了一个历史上最为广泛的医疗保险系统。
在2009年,中国开展了医疗改革,并保证在三年之内达到普及。当局用8500亿元人民币(约1260亿美元)用于四项改革:公共医疗保健、医药保健、核心药品以及医疗保险(包括乡村联合医疗计划,城市的职员基本医保计划和居民基本医保计划)。
然而一些群体仍然缺乏医疗保险。中国农村的残疾人和弱势群体尤其如此。奥斯陆大学健康与社会研究所研究中国的贫困和残疾的Gry Sagli博士解释说:“自付费用高昂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可报销的比率太低,而且保险仅适用于很狭窄范围的条件。”
残障人士的保健仍然是个问题。援引2009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残联)的数据, Sagli博士说,“在农村地区,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不到10 %。从2007至2009年期间,这并没有太大变化( 2007年为8.4 % , 2008年为9.0 %和在2009年新的保险期间为9.5%)。仅有一个微小的正面变化。”
由于农村健康保险计划主要是靠公共资金运行,它不能够提供慷慨的药品报销。虽然针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有一个医疗的财政援助计划,但是医疗费的自付部分仍然很高,且金融风险的保护仍有限。
中国是一个大国,具有非常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并且决定健康的因素往往不在卫生部门。地方政府是医疗改革的主要负责人,这是一个问题,因为他们往往更侧重于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些情况下,医疗保健可能不是一个优先事项。
(译文有删节,点击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