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经济危机从来不是传说

 2013-09-04 10:3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看中国2013年09月04日讯】经济危机指的是国民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的共同点是,商品滞销,利润减少,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社会经济陷入瘫痪、混乱和倒退状态。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是战前与战后经济危机的共同的主要标志。战前与战后不同之处,主要是在货币、金融危机方面。

经济危机不仅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也加剧了社会的阶级矛盾,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的卓有远见的代言人,比如说马丁•沃夫,非常明确的指出,如果全球经济不平衡的状态持续下去的话,我们所见的金融危机还会重现。

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二战之后,经济危机不仅出现在核心发达国家,发展国家也经常出现,而且影响全世界,最著名的如日本经济危机,亚洲经济危机等,据专家统计,人类历史上一共发生过六次堪称毁灭性灾难的经济危机,它们是: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Tulpenmanie,荷兰文)、1720年的“南海泡沫”(TheSouthSeaBubble)、1837年的“恐慌”(ThePanicof1837)、1907年的“银行危机”(TheBankPanicof1907)、1929年的“大崩溃”(The1929Crisis)以及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BlackMondayof1987)。这些大型的经济危机,一般80年到100年发生一次。

因此如何熨平经济周期,避免经济危机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经济周期的分法,有人将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周期,比如认为不对,繁荣和萧条之间没有衰退这个周期,实际情况是经济危机爆发,经济马上就崩溃,随之就进入萧条,中间没有间隔。从经济危机爆发到经济复苏之前,这段时间应该算一个时间段,没必要分开。

经济的周期应该分为萧条,复苏,繁荣,过热四个阶段,之所以将过热做为一个阶段,是因为过热与繁荣是不同的,繁荣是正常的,过热是不正常的,过热比如金融市场的泡沫已经非常明显,比如企业过度投资已经非常明显等,比如经济已经出现通胀的苗头,比如大宗商品开始大幅价格上涨,这都是经济过热周期的苗头,经济过热阶段非常重要,也是最需要治理的阶段,西方国家不对经济过热进行治理,所以总发生经济危机,而中国总是阶段性的治理过热,所以几乎没有解决危机。

关于经济周期原因的研究,西方经济学者提出了众多的经济周期理论,综合概括为两类,即外因论和内因论。外因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的某些事物的波动。如战争、革命、选择;石油价格、发现金矿、移民;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甚至太阳黑子和天气,等等。内因论则是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某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来解释导致社会经济周期性循环往复地上下波动的原因。这些因素包括投资、消费、储蓄、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等。

自19世纪以来,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非常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货币周期理论

货币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大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由于货币的乘数作用,当银行体系降低利率、信用扩大时,商人就会向银行增加贷款,从而引起生产扩张和收入的增加,而收入的年增加又会引起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和物价的上升,于是经济活动水平上升,经济进入繁荣阶段。然而,银行扩大信用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银行体系被迫停止信用扩张,转而紧缩信用时,贷款减少,订货减少,由此出现生产过剩性危机,经济进入萧条阶段。萧条时期,资金逐渐向银行集中,银行采取措施扩大信用,这又会促进经济复苏。

(二)投资过度理论

该理论强调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投资过多。这种理论认为投资的增加引起经济繁荣。这种繁荣首先表现在对投资品(即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以及投资品价格的上升上。这就更加刺激了对资本品的投资。资本品的生产过度发展引起了消费品生产的减少,从而形成经济结构的失衡。资本品生产过多必将引起资本品过剩,于是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经济进入萧条。

(三)创新理论

该理论由熊彼特提出,是一种用技术创新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创新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例如,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市场组合等等。这一切的创新会给创新者带来巨大盈利,使其他企业竞相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使银行信用扩大,对资本品的需求增加,引起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盈利机会逐渐消失,银行信用紧缩,对资本品的需求减少,引起经济衰退。

(四)心理周期理论

这种周期理论强调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阶段形成的决定作用。这种理论认为,预期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乐观与悲观预期的交替引起了经济周期中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当人们对前途抱乐观态度时,投资、生产和消费增加,经济走向繁荣;当人们对前途抱悲观态度时,投资、生产和消费下降,经济走向萧条。

(五)消费不足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把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归结为人们消费不足。这种理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和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第,近期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这种理论认为,经济中出现萧条与危机是因为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增长,而消费品需求不足又引起对资本品需求不足,进而使整个经济出现生产过剩性危机。

除了以上理论对经济周期成因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外,还有诸如太阳黑子周期理论、政治周期理论、均衡经济周期理论等等其他经济周期理论。在此不一一加以介绍。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