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发光的鬼城 挑战李克强城市化梦想(组图)
铁岭新城(原文配图)
工人们在广场上扫雪(原文配图)
【看中国2013年08月18日讯】(看中国记者钟淑慧编译报道)据《华尔街日报》8月11日辽宁铁岭报道,当中国东北的这座小城市-铁岭推出拟建一个卫星城市的计划时,有着充满前景的开端。
城市规划者们花了数百万元,清理了周围的沼泽地,那里曾被用作铁岭市未经处理的污水的倾倒之地。他们希望用一个干净的环境来有助于吸引企业落户,提高当地的收入和人口。
四年后,铁岭新城几乎是一座空城。空无一人的住宅和政府建筑。那些荣获联合国表扬的住宅楼区几乎都是空的。本来设想要创造出的就业企业并没有实现。这里没有工作,几乎不会激励任何人搬到这里来住。
铁岭象征着中国总理李克强所面临的“城市化”的挑战。
从理论上讲,城市化刺激经济增长,因为城市居民收入通常高于农村,让他们能花费更多的钱在消费品和服务上。但是,它必须创造就业机会,吸引人们进入城市居住。这就是铁岭凸显的困难。
在铁岭新城的开发园区,一名中年的地板店的老板博玉泉(音)说,“哪里有人?没有人在这里”,他说。他是鲜有的几个被吸引来的业主。 “我很快就会关门了,我的员工和我正在讨论到北京去找工作。”
该新城区的景观设计师胡杰(音)说:“在10到20年,铁岭可能会有一个好的发展,但必须能够把企业带进来。”
近年来,全国性的投资热潮创造出了城市与建筑就业机会。虽然这使得中国的经济保持上涨,但也在全国各地抛出了象像铁岭新城这样的空置的城区和鬼城。
投资热潮已经威胁到了令通货膨胀“火上浇油”,不良的贷款拖垮了金融部门,尤其是如果人们不搬进去居住,不能带来所承诺的经济股息。
中国是出了名的建设第一,然后再创造需求,尤其是在上海,十年前,高耸的新的浦东商业区最初未能吸引到租户,后来成为了中国成功的象征。但中国许多小城市缺乏上海那样的拉动力。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房地产分析师杜劲松(音)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在更高的一线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的同时,很多低线城市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人口净流出,而土地销售[给房产商]迅速增加,加剧了房屋供过于求。”
据杜先生收集的中国287个城市的人口数据,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大多是规模较小的城市,在那里登记居住的人口在减少,这说明人们已经在离开自己的城市。
铁岭市在2005年推出了计划修建一座新的城市,作为辽宁省委领导要复苏当地经济的更广泛的战略的一部分。
该计划想要通过在铁岭及附近另外六个城市周围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线,与大城市沈阳相连,以刺激经济增长。
当时的想法是,将能以更便宜的土地和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把公司吸引到这座卫星城市,同时,还能享受到接近辽宁最大城市的便利。铁岭新城区的房子原计划在2010年给6万居民居住,此后该数字将翻为三倍。
在2009年,湿地的整治完成,伴随着新城区的基础设施、水渠、政府办公室和几栋公寓楼的建成。这座新的城市被联合国人类住区计划特别提及,称其“提供了一个发达的现代居住空间”。
但到了黄昏时分,一排排公寓楼仍然黑灯瞎火。销售人员、保安员及零星的居民说,所有这些楼房几乎都是空的。
那里成立了一个开发园区。该园区坐落在新城区的郊区,很容易就错过。这里只有两家公司,一家是银行办事处,它的保安说,这里的雇员不到20人。
在新城外的另一个园区,充满了仓库,情况几乎一样。铁岭标榜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贸易枢纽,它靠近两大公路和一个港口,有铁路联通沈阳及东北其他地区,这些“地利”因素有助于物流业。
虽然大部分的店铺已售出,该园区除了很少的几个批发商外,基本是空的。同时,当局有计划要将该园区扩增一倍,包括建更多的公寓楼。
由政府支持的综合运输研究所的研究员刘伟(音)说“该园区相对沈阳的批发市场没有任何的优势。”
几个曾在这片土地上种地的农民现在住在新城区里。他们一些人在为新城负责铲雪和清扫街道的工作。
崔女士想退休后搬到新城去,但她对那里的人口增加不乐观。“真的很难说”,她叹了口气说,“他们正在修建一个新的购物中心,希望如此吧。”
(译文有删节,点击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