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医重医德:行医济世 救死扶伤(组图)
【看中国2013年08月14日讯】我国古代凡是医术高超的名医,他们都比较注重医德。其共同的特点是置个人的名利得失甚至生死于度外,行医济世,救死扶伤。为此也留下了许多佳话和美谈在民间流传。
橘井泉香
传说汉文帝时,湖南郴州有个名叫苏耽的人,医术绝伦,品德高尚,为人看病不计报酬,人民都称他为苏仙。
有一年他外出学道,临走时给母亲说:“根据五运六气之说,儿推断明年天下将要发生伤寒流行疫病,家中后院的橘树和井水可以救急治病。患者如恶寒发热,胸膈痞满者,可用井水一升,橘叶一片,煎汤服用,立即可愈。好了以后,和儿在家一样,不收钱物。”苏耽走后,果然疫病发生。母亲便按照儿子交代的办法去做,无不应验。所以,求井水和橘叶的人骆绎不绝,近者百里,远者千里,救活了不少患疫病的人。
原来橘叶是一味能疏肝、行气、化痰的中药,而橘皮则是有名的中药“陈皮”,不成熟的橘皮称为“青皮”,是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一味常用中药。所以,“苏耽橘井”的美名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橘井泉香”、“龙蟠橘井”,也成了赞誉中医药人员高尚医德和品行的专用名句了。
杏林春暖
传说三国时期有位名医叫董奉,一年他行医到南昌,就在风景优美的庐山居住下来。他每天给百姓看病不收一文钱,但要求患者在庐山栽种杏树,重病好了栽五棵,轻病好了栽一棵。就这样,没几年功夫,杏树已经栽到十余万株。杏林漫山遍野,苍郁葱葱,连老虎都喜欢到杏林嬉戏取乐。董奉就用这些成熟的杏子换成谷子,来救济穷人。这就是“杏林春暖”的典故。
有一次,一个投机取巧的年轻人,他给了很少的谷子,却摘了满满一篓筐杏子。这时守护在杏林的老虎,见他以少取多,便吼著追了上去,吓得那年轻人拼命逃跑,结果跌倒在地,杏子撒了一地,也顾不上再拾起,回到家一看,容器里的杏子和他给的谷子一样多,这才恍然大悟,怨恨自己不该投机取巧,贪占便宜多拿杏子。这就是“虎踞杏林”的历史典故。
董奉为什么要让病人栽杏树呢?不仅因为杏子是一种美味可口的夏令果品,更重要的是杏仁、杏叶、杏枝、杏树皮、根均可入药。特别是杏仁,它是一种常用的祛痰止咳、平喘润肺的中药,董奉用它给百姓疗疾,就可以不花分文。千年以来,董奉的高尚医德精神,启迪着人们的心灵,熏陶著一代代杏林名医的医德情操。
除此之外,还有只为救人,不图奖励的南宋名医王克明,对庸医进行鞭笞的名医陈自明,治病免费的明朝名医殷榘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从医之人,救死扶伤乃是天职。同时,他们的义举也得到了民众的肯定,关于其医德医范的称赞历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