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中国将遭受摩天大楼“魔咒”困扰

【看中国2013年08月01日讯】彭博通讯社7月29日文章,原题:中国将遭受摩天大楼魔咒 试图阻止中国崩溃的审计员正心急火燎地审查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账簿,经济学家目不转睛地紧盯统计数据……若他们能放下账簿并抬头张望,或许会有更多好运。

长沙郊区远大集团的“天空城市”将成世界第一高楼。若这还算不上“丰功伟业”,它将在90天内以迪拜哈利发塔一半的成本封顶。远大并非仅仅在创造历史,还在为中国经济的所有错误提供近乎绝佳的隐喻。若这个自大虚荣的项目是经济学家们唯一可用的晴雨表,他们将得出结论--危机正在逼近。

诚然,无人知道中国是否正逐渐陷入危机。但曾推动中国以10%速度增长的三驾马车--产能过剩、迅猛投资和出口成瘾,如今已成为拖拽其经济下沉的巨锚。

日本、马来西亚、阿联酋和美国的经验表明,建筑上高人一等的做派与经济厄运之间存在着可怕的关联。例如,上世纪20年代的纽约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在大萧条期间建成。上世纪90年代,吉隆坡的双子星塔在亚洲危机最严重时竣工。10年后,迪拜经济撞墙之际恰逢哈利发塔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摩天大楼类似于钢铁、玻璃和水泥制成的巨大符号,在高喊“看我们的!”它们通常不是反映科技进步,而是彰显骄傲自大。作为黄金时期的可怕“同床人”,浮夸自豪感和宽松信贷拉动的是非理性增长和估值;它们会令发展中国家走向自不量力、弄巧成拙。这正是中国2013年可能面临的。

对中国经济而言,长沙这个项目是极有趣的隐喻。“天空城市”飞快长高的速度--每天超过两层,引发严重关切,大楼如何经受地震、极端气流或火灾?中国也一直以似乎不可能的速度增长。但快速增长并非意味着它已打造出稳定、高效和多样化的经济。自2008年全球危机以来,这已变得愈加明显。中国至今仍受困于当初信贷过度的后果。

中国迫不及待壮大经济的做法,已导致几乎来不及发展本土企业品牌。相反,它对购买海外既有商业和要求技术转让更感兴趣。但跨越某些发展阶段的麻烦在于,偶尔会被绊倒。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