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前员工示威凸显国企买断工龄后遗症

【看中国2013年07月30日讯】周一(7月29日)上午北京的中国工商银行总部外面出现大规模集体抗议,据参加者告诉BBC中文网,示威者大约有一千来人。

这些人都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职工,他们的诉求是关于多年前国有银行“减员增效”、“买断工龄”的问题,他们中许多人是被迫买断工龄,有少数是在甚至没有买断的情况下失去了工作。

据媒体报道说,中国工商银行也承认,这些抗议人士是来自多个省份多个单位的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他们的诉求涉及多家国营银行。

和平示威

BBC中文网记者周一电话采访了抗议者之一、原湖北省潜江市工商银行员工伍女士。

伍女士告诉BBC中文网,从上访到示威的行动从7月22日到现在,已经持续了一星期,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大国有银行前员工当时有近万人,周一的参加者大约有一千。

伍女士说,参加的人数减少,是因为许多人在示威行动期间被强行拉到专门拘押上访者的北京郊区的久敬庄去了。

周一的示威最初是和平静坐,示威者们每隔半小时喊一次“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工作”以及“反腐败”等口号。

但在工总行的工作人员出来对示威者录像后,双方开始争吵,示威者不允许银行对他们录像,准备进入银行说理,而银行则叫来数百名警察和保安阻拦。

谁付抢救费

在警察保安与示威者双方的推拉过程中,一名叫张丽丽(音)的湖北女子突然心脏病发作晕倒,另一名长期有病的吉林女子张燕(音)也因激动晕倒。

伍女士哭着告诉BBC中文网,在两名示威者晕过去后,警察、保安和银行工作人员都不打120求救,在场的许多示威者都哭了。

伍女士说她自己当时急得手发抖,拨打几次120,最后才来了救护车,把病人送进医院。

进医院之后,谁为抢救付钱成了问题,陪同病人去医院的伍女士向病人之一张燕的所在省份吉林省在京信访办求救,要求他们把医疗卡送到医院救人。

但截至BBC中文网电话采访时(北京时间近18点),谁付钱抢救病人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吉林省信访办拒绝的理由是,张燕是为工商银行买断工龄问题出的事,跟吉林省信访办没有关系。

多年痼疾

一直关注国有银行买断工龄问题的中国维权网信息员姚立法周一在接受BBC中文网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这些买断或被迫买断工龄的人们说,他们当时是“只给一点点钱打发他们就算了结了”。

姚立法说,这些人的诉求不仅未得到解决,而且还遭到暴力对待,他们在进京上访时,或者被关进拦截上访者的北京郊区马家楼,或者在进京的路上被截拦,还有在家里被软禁控制的,更有被抓走的。

买断工龄是中国在1990年代推出的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部分,在银行界,中国工商银行1998年率先推出“减员增效”和“买断工龄”的举措,之后其它国有银行也跟进,总共导致60多万员工被迫下岗,生活陷入困境。

踢皮球

此次的国有银行前员工为买断工龄问题集体进京上访是从今年5月13日开始的,到7月22日,有大约一万人在北京国家信访局门前静坐示威。

据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参与抗议行动的伍女士对BBC中文网说,7月22日国家信访局开出单据,要抗议者去银监会;23日他们去了银监会,银监会要抗议人士24日去工总行领取表格,接谈问题;24日去工总行,没有人理睬,没有任何人接谈。

24日示威者在工总行门口呆了一天之后,被强行拖到北京郊区的久敬庄,示威者在绝食3天后被放出,29日重新回到工总行门口抗议。

伍女士告诉BBC中文网,她原是湖北潜江市工商银行的员工,2004年被下岗,既没有协议,没有工作,也没有买断工龄的钱,十来年就这样没有收入的挣扎着活下来。

在她多年来上访告状期间,被劳教一次,关押无数次,软禁无数次,还有一次被剥光衣服赤身裸体的拖出去软禁。

“错就错到底”

上访者要求解决买断工龄或被迫买断工龄的抗议行动由来已久,但是那么多年过去了,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中国工商银行对于示威事件回应说,将高度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坚决依据《信访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妥善解决。中国建设银行则表示“正在了解此事”。

当BBC中文网记者在采访姚立法时问及为什么这一问题拖了这么多年却得不到解决时,姚立法指出,这是一个让当局头痛的很难解决的问题。

19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解除了大量国企员工的劳动合同,把他们推向社会,涉及面非常之广,不仅是银行界,所有国企都存在这个问题。

所以即使中国政府想要解决银行界的买断工龄问题,给那些员工公正的补偿,或者让他们恢复工作,那么其它所有国企的类似的人员该怎么办?

按照姚立法的说法,中国当局自然就采取了他们一贯的做法:错就错到底,坚决不改,有法不纠。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