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明十三陵是怎样布局的?(组图)

 2013-07-15 17:0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看中国2013年07月15日讯】十三陵的布局,在嘉靖年间就完全形成了。

《大明一统志•京师山川》描写昌平至延庆的形势写道:“群小耸拔,若龙翔风舞,白天而下,其旁诸山,则玉带、军都连亘怀抱,银山、神岭罗列拱护,势雄气固。”

十三陵在这群山环抱之中,以长陵的天寿山为主峰,东西回括,将整个陵区围成一座天然的大庭院,正门开在南端,蟒山、虎峪山嵯峨于两侧,恰似一龙一虎在守卫着大门,符合古来“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地势。十三陵的门户大红门就建筑在两山中间,两侧各有一方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大红门南面二里多路,有高大的石牌坊一座,是嘉靖十九年所建,其雕刻十分精美。北侧不远,有殿堂建筑,是帝后们祀陵的更衣之所,可惜这些殿堂仅存遗址了。

十三陵总共有两门十口,两门是:大红门、小红门;十口是:中山口、东山口、老君堂口、贤庄口、灰岭口、锥石口、雁子口、德胜口、西山口、榨子口。它们之间由陵的边墙连接,围括住整个陵区。边墙共有24华里多,墙和陡峭的山势相连,从东、西、北三面对陵区构成了完整的屏障,将山间的平地紧紧地封闭起来。

边墙建筑相当宏伟,墙体因地形而异,大体宽2—3米,高至4—6米。南部“山小,地平旷”(《帝陵图说》),为了增险,特在川地和小山脊修筑起高大的城垣,这样南面的边墙和东、西、北三面因山而建的边墙成了合抱之势,中轴便在大红门。但因年久失修,现边墙都成了断壁残垣,有的地方因开荒种田,连墙基都淹没了。1935年国民党政府整修长陵并把大红门也修整了。1953年新中国政府也对长陵、景陵、永陵进行了修缮,并连带修缮了大红门,使陵区保持了原来的面貌。

锥石口、贤庄口和灰岭口是十三陵的西北要塞,锥石口西北不远就是长城。到了明末,陵园驻兵,不仅是保护陵寝,实际上也是为了保卫京师,因为这里已是国防前线。明嘉靖十六年,对上述三口重新加固,派驻重兵,但崇祯九年(1636)时清兵仍从此三处进攻,至使昌平陷落。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农民军也是从此三口经过攻入北京的。

边墙内十三陵区的整体建筑布局是统一规划有条不紊的。一条神道从石牌坊起,位于中轴线上,蜿蜒曲折长近20里,象征和显示着帝王的尊严。神道两帝的建筑繁而不乱,表明建陵初便有了周密的总体规划,再分批分期建造。

神道初建时是单属于长陵这座首陵的,但当一代代皇帝相继谢世,一座座陵墓在长陵两侧相继建立起来以后,都和这条神道相通,于是神道成为诸陵所共有。

神道上的建筑除了前边谈过的石牌坊、大红门、碑亭之外,最有特点的是18对石人石兽,这组石雕体积庞大,姿态生动,是整块石材雕成,件件都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它们均是明代早期作品,从宣德十年(1435)至今,已有555年了。

陵前放置石像,主要是装饰坟墓,象征生前仪卫,起源于2000多年的秦朝,以后各代均有,只是种类数目有所差异。

神路的北端东侧,原有行宫建筑,是准备帝后祀陵休息的所在,因年代久远,都已倾圮无存,仅见遗址。七孔桥东温榆河北岸,原有工场,是当年修建陵园时的砖、瓦、木、石作坊,以后逐渐形成了村落。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库,工部厂正在水库设计之内,于是全村搬迁了。

十三陵各个陵的布局都和长陵差不多(长陵像南京的孝陵),大同小异,每个陵都称“宫”,外面是红色的宫墙,进入里面是棱恩门,有的三间,有的五间,穿过棱恩门就是棱恩殿,有的七间,有的九间,棱恩殿后就是宝城了,宝城都是用黄土堆起来的,十分高大,现在都被绿荫覆盖着,宝城下面是地宫,宝城前面是明楼,明楼上面竖有石碑,碑上刻着皇帝的谥号。明楼前面都设五供,计有石香炉一个,烛台两个,花瓶两个。

原陵宫内有祠祭署,宰牲亭,现在都已倾圮不存。每个陵都有监、园、卫等名称,监叫神宫监,是太监们住的地方,专门管理陵宫祭祀等事务,所以都建筑在陵宫附近,后来形成村落。

园,是园丁住的地方,经营种植瓜果菜蔬供给祭陵之用。

卫,是驻军所在,用以保卫陵寝。现在如昌平县城内,还有长陵卫、献陵卫、景陵卫等胡同。

另外有的陵宫还有朝房,是供给祭陵官员休息住宿的地方。有的还设有神马房,为豢养马匹所在。
在十三陵的建筑结构中,碑也是主要组成部分,除了前面介绍过的《长陵神功圣德碑》外,还有两种碑,一种是每座陵宫前都有一座石碑,称为无字碑;另一种是每个明楼上立的刻有皇帝谥号的碑。

陵宫前的碑称为陵碑,一般都是颂扬皇帝功德的。十三陵的碑却都无字,据说是因为皇帝“功德”太大无法可写。实际上明朝的皇帝几乎个个是昏君,哪有什么功德可颂扬呢?以前的皇陵碑文,由翰林院的翰林们撰写。明太祖朱元璋曾说:“皇帝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为后世子孙戒。”(见《帝陵图说》)因此,明朝撰写先帝碑文的责任便落到嗣皇帝的肩上。

据《世宗实录》记载,长、献、景、裕、茂、泰、康前七陵,陵宫前的碑亭是嘉靖十五年四月才建成的。当时的礼部尚书严嵩,请世宗写七陵碑文,可这位迷恋酒色又一心想长生不老的嘉靖皇帝,哪里有心思写碑文?因此就空了下来。世宗以后各陵,因祖宗碑上无字,自己能躲清静也就不写了。

明楼上的碑是刻写皇帝谥号的,值得一提的是长陵明楼上的石碑。这块碑白中微透红晕,宛如古玉中的“朱砂沁”,人们称它朱砂碑。当然这不是真的朱砂碑,和其它碑一样也是五石碑,上面髹朱砂,日久朱皮脱落,沁在石内的红晕,便成了朱砂的痕迹,这才有了朱砂碑的称谓。颐炎武《昌于山水记》里说:“长陵中有大碑—,上书‘大明’用篆,下书‘成祖文皇帝之陵’,用篆;字大径尺,以金填之,碑用朱漆。”颐炎武说的这块碑也是朱漆。只是他说“成祖文皇帝之陵”写的是篆书是误记,这七个字实在是楷书。

另外,这座碑也不是建陵时树立的。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初的谥号是“太宗文皇帝”。嘉靖年间,皇帝朱厚熄为了使生父朱佑杭获得在太庙中受祀的地位,便在嘉靖十七年(1538)把原谥“宗”的朱棣改谥为“祖”,成了“成祖文皇帝”,按“天子七庙”之制也不为过。但当时刻着“太宗文皇帝”字样的旧碑并未改换新碑,也没有磨去字迹另刻新字,只是在原碑上附了一块木板。万历三十二年(1604)雷火击毁了这座旧碑,这才换厂新碑,这就是人们现在所见的“朱砂碑”。顾炎武看到这块碑时,距立碑时间不过四五十年,那时碑是朱红碑身,金色碑字。相当壮观。

来源:网文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