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贷泡沫—即使非危机 也将异常痛苦(图)

【看中国2013年07月12日讯】最近让新兴市场遭受打击的金融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货币市场严重的现金短缺所造成的,这一问题现在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然而,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是长久累积的慢性问题,而不是突发问题。

考虑到中国一直是金砖五国中的领头羊,如果其经济增长放缓的过程持续过长,势必会导致整个新兴市场资产在更长一段时间内承压。

虽然说中国现在正经历着“雷曼”时刻的说法有些过头了,但是要想解决好继2008年的“4万亿”所引发的过度信贷和过度投资问题,至少也需要数年时间。这笔超大规模投资引发的“宿醉”如今才在李克强总理的改革下被予以承认。

中国目前正处于一场典型的信贷泡沫之中。2008年以来,信贷总规模占GDP比例从115%飙升至173%(估算),这样大规模的信贷扩张如果放在其他经济体中早已酿成重大危险了。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信贷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于疏于监管的影子银行系统,这部分信贷以每年50%多的速度扩张,目前中国官方已经明确表示必须要限制这部分信贷的扩张。

受信贷扩张影响,中国的偿债比率也大幅提升,这个指标被国际清算银行(BIS)看作是衡量银行业危机风险的有效指标。偿债比率的危险水平在20-25%左右,如果这一比例增长了5个百分点以上,将会引发一些问题。

在这方面,很难找到中国的官方数据,但是法兴银行经济学家姚伟估算中国的这一比率已经达到了39%,这个水平已经超出了危险水平,而最近的信贷增长也被广泛认为是为了偿还以前的旧债,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警告。

地方政府以往通过卖地而得到融资的渠道日渐枯竭,所以会诉诸于替代性的融资资源。

要想避免经济硬着陆,实现软着陆,信贷增长需要连续多年降到一位数的水平,而这个指标在2008年曾达到23%。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新增的信贷流向了经济增长回报较低的领域。要想达到需求在平衡,私人部门的新增信贷需要在未来十年内放缓至4%的水平。

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都过大了,但由于中国人均资本存量水平较低,而经济增长飞速,这种担心在某种程度上被抵消了。

而2008年的投资刺激使得投资占GDP比例从2007年的42%一跃上升到2013年的47%。

那么,为什么这些因素至今还没有造成严重的金融冲击呢?中国货币市场最近承受的压力,让人不禁想用2008年的美国作对比。不同的是,中国的“钱荒”来自于相关部门有意释放的严打小型银行和影子银行借贷的信号。大型银行的资本看上去还是充足的,而且大部分在公共部门,而不是市场经济中。

目前中国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率低于50%,如果有必要的话,还有一些为银行进行资本重组的财政空间。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当局一直避免破坏性的银行破产或者系统性银行业倒闭。与1997年亚洲其它国家不同的是,目前中国有过量的国内储蓄,以及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且银行的长期国内资产和短期外国债务也没有不匹配。

所以,目前中国的状况可能还不足以造成一场危机,但是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试验阶段。

本文留言

作者Gavyn Davies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