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与网民互动 官员微博已经走进死胡同(图)


(看中国配图/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3年07月08日讯】曾几何时,官员微博进入人们的视野,让人耳目一新,人们善良地认为,官员终于可以放下架子,可以以微博的方式,以亲民的样式,与网民互动。但是随着微博的进一步观察,人们就会发现,官员的官本位思维,官员的政绩思维,官员的知识面狭隘,官员的居高临下的态势,官员的形式主义在微博的平台上获得了新的表达。人们对官员微博的热情,官员对于微博的热情都在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官员在微博上大谈意识形态难以与网民互动;

如果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意识形态可以分为官方意识形态和民间意识形态,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意识形态在微博上变成具体的官员输出的意识形态与网民自我选择的意识形态,二者意识形态有重叠有共识,比方说官员关注民生,网民希望过上好日子。但二者的区别大于二者的联系,官员的意识形态更强调宏观的复兴梦、强国梦,而民间的意识形态则更强调公民权利、公民尊严和公民价值,这在微博上就必然发生矛盾和冲突,在中国梦上很难有共识性的互动。

第二、官员在微博上大谈政绩难以与网民互动;

政绩是官员们追求的,政绩可能在客观上有利于普通民众,也可能在客观上不利于民众。而政绩在官员那里是抽象的,且有很大的水分,一些政绩的数字是造出来的,而不是实干出来的,在现实中得不到民众的信任,在微博中更得不到民众的信任,即使官员微博所说政绩数字是准确的,因其微博字数限制也难以说得清楚,民众因此对官员微博的政绩质疑会放大。政绩是官员的主动追求,是民众的被动追求,民众对政绩本来就不感兴趣,所以在官员微博眼里的良好政绩并不会引起普通网民的共鸣,即使偶尔有互动,也是以对官员微博鼓吹的政绩进行质疑和批评。而普通公民在网上维权,追求网民的价值和尊严,限制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又让官员微博难以回答,这或是官官相护,或是不知具体情况,或是拒绝回答,或是置之不理,无如何种态度,都会被网民视为傲慢。也就是说,官员动的,网民不动,网民动的,官员不动,二者难以互动。

第三、官员在微博上大谈道德难以与网民互动;

如果从西方人性恶的角度来说,人都有恶德恶行的潜能,有权力的人容易把其潜能付诸现实,所以通过宪政民主、新闻自由、媒体自由、网络自由、公民社会来从内部和外部对权力进行有效限制,从而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只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使公权,也就是说,和官员不能谈道德,要谈法治,谈约束。与官员谈道德无异于与虎谋皮。如果从中国的人性善来说,人都有行善的潜能,官员有了权力,把行善的潜能变成现实。可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两千年专制社会一直谈道德,谈道德的结果就是把国人变成臣民,变成听话的奴才,那些大谈道德的官员其实肚子里都是男盗女娼的破烂货。就是那些真正具有道德的官人,也被专制的逻辑无情地甩出官场。更为真实的是,高扬道德之人以伪君子居多,中国几千年来在官场上真还没有几个官员道德楷模,就是包青天,也是人为造出来的。

第四、官员在微博上大谈风景难以与网民互动;

官员微博经常晒风景图片,风景照,表面上是说官员也是人,也热爱生活。这里的问题在于,官员微博谈风景很容易使网民想起滥用纳税人的钱,用纳税人的钱观光旅游。而官员在微博讲风景的同时又没有说钱谁出,是自己出钱还是公家出钱,到风景区之后都是谁接待的,都是谁花的钱,而官员微博对此又不进行解释,结果就是,官员越谈风景,就越容易引起网民的反感,更何况官员的公款消费、公款旅游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谈风景的结果是大煞风景。

第五、官员在微博上大谈生活情趣难以与网民互动;

官员微博在网上谈茶说茶,谈茶道,饮茶水,这让网民感觉官员无事可做,或有事可做而不做,因懒政而茶歇。网民也爱喝茶,在茶的方面与官员应该有共识,双方可以就茶的知识进行兴趣交流,情感交流,而表面上,官员的微博在茶的问题上也有互动和交流,但从交流的过程来看,交流的过程并不是普通网民与官员的交流,更像是下级官员与上级官员的交流,这种表面上的互动反映了官场的政治生态,谈政治是官场大忌讳,谈茶不伤身体不伤感情不伤权力,茶道反映了官道,官道也通过茶来体现。也就是说,在茶的交流问题上,也不是官与民的互动,更主要是官与官的互动。况且有些茶,普通网民也喝不起,就是喝茶的地方,也不是一般网民想进就能进去的,喝茶不但是功夫茶,也是权力茶,钱力茶。

第六、官员在微博上搞形式主义也难以与网民互动;

官员微博在网上发布意识形态言论,但这种意识形态言论总是高高在上,经常大谈官员与群众的关系。比如,官员微博转的“在提倡照镜子,群众就是一面镜子。干好了,群众看我们就笑,自己干得也开心;不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干不好,群众对你当然有意见,镜子里的形象必定不好看。多照照镜子,也是换位思考,从对方的眼球照自己,以达正衣冠之目的。务必明白这点:群众需要的,就是干部要做的。” 但官员们不知,群众就是乌合之众,是极权主义的一个概念,群众的逻辑是通往极权主义的逻辑。如果官员一口一个群众,或者一口一个老百姓,其实质是蔑视公民,把公民打回群众中,不希望公民形成公民社会,从而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

第七、官员在微博上搞亲民也难以与网民互动;

如果说官员不搞亲民,不想亲民,那就太绝对了,但在官场文化使得官员在亲民中是高高在上的亲民,或者说,亲民本身就是恩赐式亲民,这种亲民的结果就是官与民亲生距离感和陌生感,官员的官话、套话、假话、空话也使得亲民变成惧民。与此同时,随着公民意识的提升,随着选票意识、选举意识的增强,这种亲民已经在普通人那里不起作用,亲民已经失去了市场。

第八、官员在微博上关注的事件也难以与网民互动;

因受官员本能的驱使,官员关注的事件与网民关注的事件即使相同,价值观也不同。比如官员关注新近发生的美国斯诺登事件,官员微博认为美国制度也不完善,也不尽善尽美。普通网民则更关注斯诺登的中国化问题,网民的言论、图片、名字经常被莫明其妙的关闭,很显然是老大哥在看着你,这比斯诺登事件更为严重,公民的私人权利得不到保障,言论自由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公民言论自由权利随时受到侵犯。再比如网民与官员同时关注毛泽东,一些官员微博在毛的问题上很少发言,即使有官员微博发言,也充满了非理性,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昭然若揭,这不能不引起主张宪政民主网民的反感。不过,在对于毛泽东的评价上,官员微博与拥护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群体中引起了共鸣,问题是,官员微博也和一般网民一样失去了基本的政治判断,失去了基本的理性和公正性。

第九、官员大谈情感也难以与网民互动。

在官员微博中,也有打情感牌的,诸如写诗,以诗会友,写道德情感,以情感人,这些都没有错。错的是情感用错了地方,普通网民希望官员的情感关注在普通人的生活上,可他们对具体的普通人的情感基本处于沉睡状态,对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对农民工的情感生活问题,对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官员微博很少发出自己的情感声音,这不能不让网民感到失望甚至绝望。

也许官员们会说,官员上微博也是平等的个人,官员在微博上是平等的,没有官员与普通网民之分。如果真是这样,官员微博就不叫官员微博了,既然官员微博以官字当头,在微博上也有公共权力的色彩,更有公共权力的标识,既然如此,官员微博在网上就应有公共权力的角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公布解决问题的结果,这才是官员微博存在的意义。

也许有官员说,对官员微博不能一概而论,官员微博也解决了部分网民的一些具体问题,这种情况有,但从官员微博的庞大群体来看,解决普通网民问题的官员微博是极少数。更为重要的是,官员微博对民生的苦难、公民的尊严、公民的权利选择集体性沉默、选择性失明,这是错误的,也是官员微博没有生命力,走向死胡同的根本原因。

在现有的体制下,官员微博不敢碰硬问题,遇着公民价值尊严问题绕道走,这是没有出路的。在一些官员微博的眼里,只有官位,没有民位。

本文留言

作者木然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