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报公交惨案 丧事喜办惹众怒(图)


厦门市2013年6月7日巴士起火。

【看中国2013年06月19日讯】举国震惊的厦门6.7公交爆炸惨案发生才不过十天,《厦门日报》6月16日发表的文章《让我们携手传递正能量》却声称,这种正能量,源自于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看到,案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迅速作出重要指示等等。

对此,作者帝国良民的点评说,这篇文章将一场47人不明不白死亡的惨烈灾难,描述成了领导有方、群众感动、媒体有功的可歌可泣的“感人画面”,一场惨痛灾难在厦门日报的眼里,竟然成了什么“一个凝聚大义与大爱的日子,” 将丧事办成了喜事,并称之为什么“传递正能量”,实乃奇谈怪论,莫名其妙。要知道,老百姓此时此刻根本不想听到什么领导有力、破案神速、爱心传递之类的陈词滥调,因为大家更关心的是,如何避免防范今后再出现类似的恐怖事件。

作者维扬卧龙的文章则强调说,媒体的责任就是客观报道新闻事件,并监督政府的行为。但我们的党媒在事故发生后,却从来不去反思追问何以产生这种惨剧的真正原因。每次天灾人祸过后,不仅不认真从中吸取教训,反而会有各种歌功颂德的舆论扑面而来,什么大灾显大爱等等,甚至把丧事当作喜事来办,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机会,同时也为下一次更大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这可真是特色社会的真实写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啊!

也有评论写道,在中国,凡是叫啥啥日报的,一般都是党委、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机关报,与其叫媒体,其实就是喉舌。以前资讯匮乏的时候,老百姓还自己掏腰包买来看看。如今,恐怕离开了公款订阅,这些喉舌立马就会死掉。最近,又有一份后起之秀的喉舌异军突起,大有追赶老牌喉舌《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北京日报》之势。它就是《厦门日报》。

作者老徐时评的文章说,,“6.7厦门公交纵火案”令《厦门日报》进入公众的视野,接二连三的几篇时评雄文令人大跌眼镜。先是发表了一篇令人瞠目结舌的“大字报”:《如此丧心病狂,全社会必须共诛之》。说它是张大字报,不仅是因为作者熟练而高密度地使用了“无可辩驳地证明”、“何等严重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在这大是大非面前”、“玩火者,必自焚”等文革大字报语言和文风。

紧接着,几天前又一篇雄文出笼:《让我们携手传递正能量---回视BRT公交车放火案处置经过》,署名为夏仲平。47人死亡的大案发生才几天,《厦门日报》就开始打着传递正能量的旗号丧事喜办,为自己涂脂抹粉、歌功颂德!在此特摘录一段文章,供大家欣赏。

…… 在历数了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在火灾中的丰功伟绩之后,《厦门日报》也不忘记无耻地吹捧一下自己:“特别是厦门日报社记者,深入现场,日夜奋战,及时准确报道事件经过,反映伤员救治情况,表达市民呼声,回应社会关切,体现了一个主流大报的道义和责任,得到广大市民的充分肯定;不少市民来电,称赞厦门日报的报道是及时雨、正气歌,是有担当、负责任的主流媒体。”

哈哈,别人不表扬,自己赤膊上阵,自己夸自己了。《厦门日报》这篇千古雄文告诉人们:当你无辜而悲惨地死去时,不要愤怒,不要悲伤,你要感到幸福。因为,你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级领导高度关心,各级部门高度负责,各级媒体坚守道义。你让整个社会的正能量竞相迸发,你让各级领导的责任感充分涌流。你生的不伟大,但你死的很光荣。

这是传递正能量吗?无耻不能无底线。47人死亡,不去反思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不去追责及自我批评,不去回答公众的质疑,不去关注受难者及其家属的酸楚,却迫不及待地丧事喜办、邀功请赏,真是尸骨未寒,人心先寒啊!人们不禁为这份报纸的厚颜无耻感到无比愤怒!

原标题:厦门日报借6.7公交惨案歌功颂德被指丧事喜办惹众怒

(有删节)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