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贷大幅放缓加剧经济增长风险

【看中国2013年06月11日讯】中国央行周日称,中国5月社会融资总量连续第二个月大幅下跌,环比下降约1/3至1.19万亿元人民币。新增银行信贷过去两个月也大幅下降。

上周五发布的金融稳定性报告显露了央行的动向:

控制对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商的信贷;抑制资金通过影子银行系统进入各行各业。

由于央行给信贷拉刹车,企业、政府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房地产商融资变得更加艰难,这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上周末公布数据显示,中国5月进出口增幅暴跌,PPI、CPI指数均不及预期。许多经济学家预计,中国二季度GDP增幅将进一步放缓,有些经济学家下调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期。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宽松的信贷环境让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也让地方政府和银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这引发人们对中国金融系统健康性的担忧。

现在中国处在两难之中:不控制信贷,金融系统风险就会增加;控制信贷,经济又会放缓。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其影响可能是世界性的。比如说,南美和非洲大宗商品生产商、美国农业以及欧洲的机械制造业都可能因此受损。

在周末习奥会晤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他觉得中国第一度7.7%的增长是可以的。

习近平说:

这一增长水平对重整中国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是有好处的。

目前,中国试图通过重整经济结构,以减少经济对出口、基建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依赖,另以提升国内需求。

然而,作出这样的改变是困难的。因为一旦人们觉得经济跌入了低谷,他们就会削减消费。

另外,从另一个角度看,就算新增信贷进一步放缓,今年前5个月的信贷还可以支持经济增长。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信贷一再放缓给经济造成持续负面影响,中国政府可能会投放新一轮货币刺激,这又将使中国陷入高信贷风险的恶性循环。

RBS分析师Louis Kuijs称:

中国领导人不会改变目前的想法,除非他们看到失业率上升的证据。过去,中国领导人认为8%的经济增长率对避免失业问题是必要的。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放缓到7%。

中国政府在失业问题突出之前不会偏离改革中心。

本文留言

作者焦子岭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