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天气升发,阳气初生,是生机蓬勃、充满生命力的季节。进补宜顺应阳气升发特性,药性宜轻灵宣透,清轻升发,温养阳气,但该升而不散、温而不热。即使是阳虚或气虚下陷的病人,也不宜过用辛热或升散之品,如附子、肉桂、麻黄、桂枝、羌活、独活、细辛等。
春天温养阳气药性宜轻
春气内应肝木,但春天多风,易动善变,肝阳、肝火、肝风常随春气上升,或影响肠胃功能,所以肝炎、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眩晕、失眠等消化系统和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易复发,进补时应注意。选药组方时,她说要兼顾疏肝理气(柴胡、佛手、郁金、陈皮)、平肝和阳(珍珠母、龙骨、牡蛎、雏菊)、清肝宁神(赤白芍、丹皮、淡芩、枣仁)、柔肝和脾(当归、白芍、川石斛、沙参、谷芽)等药。
夏天冬病夏治此正其时
夏天进补、冬病夏治,是夏季养生保健重点。刘凤说,从夏至日至立秋后的三伏天,是最炎燠之时,也是进补最佳时刻,对于冬季易发的慢性病,利用夏季时病情平稳时进行调补,对治愈、减轻慢性病复发有较好的作用。
秋天起居规律预防受寒
夏季消耗多、吸收少,秋季则要重视补充,也是进补重要季节。刘凤指出,进补时应考量的是秋气应肺,燥气会耗伤肺阴,导致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
秋天要注意起居调节,注意防范受寒,即使有时气候偏于炎热,也不能多食冷饮、冰糕类食品,尤其是小儿、老年及多病体虚的人更应忌服。秋令食补应循序渐进,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如芡实,既可单服,也可配合瘦牛肉、花生、红枣等煮食。
冬天适时进补摄养精血
冬气内应于肾,肾藏精,而精是生命的基础,也是肺脏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刘凤表示,冬天摄养精血进补的意义因此重大。而因冬季生理功能处于低潮,消耗相对减少,进补可发挥最大药效,且保存封藏时间最长;药性应偏温热养阳,但应温而不散,热而不燥。
冬天食补最佳的是羊肉,含有蛋白质、脂肪、钾、磷、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B1、B2,能补阳养血,阳虚病人尤宜服食。海参、鱼翅也是很好的冬令补品;海参易消化,尤适合体弱儿童和老人,所以又被称为“童叟补剂”,鱼翅则不易消化,老人肠胃薄弱和病后都不宜服食。
除了“治未病”外,刘凤也提醒要“既病防变”。因为病邪侵入,如得不到即时诊治,就可能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侵犯内脏;为预防疾病的发展,要掌握疾病转变的规律,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如治疗肝病,同时要配合健脾和胃,另外则要增强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