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正衣洗澡治病:新的政治运动来临?
“习李时代”大幕揭开不久,社会各阶层还在纷纷揣测“新政”的路数。相比之下,李克强表现低调,“新政”气象主要由习近平来烘托。在“八项规定”、“中国梦”、“第一夫人秀”之后,作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近期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两件事,一是极为微观、扑朔迷离的“打车事件”,二是或许迄今为止涉及面最为宏观的党内运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4月1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场运动,很快被各种思想派别简化解读为新一次“整党”。
新华社通稿以典型的党报风格历数“整党”的必要性:“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尽管通稿称,此次活动“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但毫无疑问,这已经构成习李上位之后、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场全党性运动,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普通党员。
决议中提出的形象化比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更是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事实上,对于中共建政后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洗澡”这样的字眼并不陌生,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著名作家杨绛的小说《洗澡》。这部作品的生活素材,正是来自于建政初期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三反”运动。作者在小说前言中解释称,当时口号是“脱裤子、割尾巴”,而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因此改称“洗澡”。
“群众路线”、“洗澡”的提法,引发了舆论场中对未来意识形态和社会管理模式的担忧。有媒体人将其称为“知青治国,复活了一些古老的话语。”的确,这种新的整党运动口号,似乎显露出回归历史的倾向。
在毛泽东尤其是邓小平之后,中共历任党政领导人发动低烈度的整党运动,已经形成了一种历史小传统。江泽民时代从1995年开始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讲)运动,和胡锦涛时代从2005年开始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保先),都是同一思路下的产物。但是显然,“三讲”和“保先”这种寄希望于自我净化的整党手段,并不足以扭转腐败和涣散趋势。
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种通俗化、甚至粗鄙化的党宣文风,在回归封建王朝治理术之余,更让人联想起具有鲜明毛氏风格的1940年代延安整风运动,以及1949年之后历次政治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至少在宣传文风上,“照镜正衣洗澡治病”在回归历史方面似乎走得更远,江胡时代的刻板特征,被“山药蛋派”治国风格所取代。如果说,在毛泽东时代人民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这种通俗风格更容易被理解,那么在21世纪初的中国,“洗洗澡、治治病”的轻佻文风反而更容易激起反感。
通观新华社通稿,其中反复强调“思想教育”,而对纪委和司法手段不置一词,这也让人对即将到来的“整党”成效产生疑问。原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研究员吴伟质疑,“要是思想教育就能纯洁队伍,还要纪委和监狱干啥?要是打几只老虎苍蝇就能消除腐败,还要‘把权力关进笼子’干啥?”
即将到来的“洗澡”整党运动,对习近平当初“把权力关进笼子”的表态也具有强烈的消解作用。如果在新一任党政领导心中,“把权力关进笼子”的主要途径是靠最高领导层“念紧箍咒”,对中层和基层官僚施加思想控制,那可以预言这场运动必败无疑。
固然,1949年之后,还没有一场政治运动被发动者公开承认为失败。在“总发条松弛”的年代,这种政治运动的更大可能性,是在开展过程中的逐步庸俗化,最后沦为形式主义,步江泽民时代“三讲”和胡锦涛时代“保先”的后尘。但是,习近平面临的人心思变局面,是江、胡时代所不能比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萧规曹随的“低烈度”整党,丧失的可能是更大的机会成本。如果对这一次“新政”再度失望,可能就不仅仅是熟视无睹和嘲笑了。
这场拟议中的“整党”运动恰恰在扑朔迷离的“习近平打车”事件之后来临,更增添了某种象征意味。从逻辑上说,可以断言二者绝无直接联系。但微观的打车和宏观的整党,最后可能都不得不面临类似的困境——既要贴近群众,又不敢发动群众;既要秀新式亲民,又要靠旧式文宣;既想打大老虎,又只敢使钝刀。在不突破现行框架的前提下,现实政治只能在进退失据中摇摆。罗生门式的“习近平打车”,或许早已预先成为了新一轮政治运动的缩影和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