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流行戴“猴帽”!(组图)
猴帽是不是很像巴拉克拉瓦?
冬天如何穿衣服才能既美丽又不“冻人”?今年,加尔各答的气温降到了一百年以来的最低点:摄氏9度!BBC记者坦顿注意到,加尔各答人如临大敌,全副武装。“猴帽”人头一顶,街头彷佛正在举行一场蒙面劫匪大派对……
我的报纸总是晚两个小时才送到,我问送报的人这是什么原因。
他回答说,“天这么冷,没人早起,你怎么还需要报纸?随大流吧。”
至少,我自己以为他是这么说的。堵着耳罩,我几乎成了聋子。
提起印度,你恐怕总会首先想到“热辣辣”--炎热的气候,辛辣的食物。那么,印度人怎么过冬呢?啊,这可要因地而异了。
我问来自南方的朋友,他们会大笑,回答说,“我们那儿没有冬天,总是很热。”
我的家人住在北部的德里,那里真的会降温。他们的回答是,耸耸肩,说上一句,“我们都习惯了。”他们还会喝上几杯白兰地(有时候不止几杯),帮助度过寒冷的冬天。
但是,在位于东部的加尔各答,人们的反应可就不同了。
今年冬天,温度计显示,气温降到了华氏9度(华氏48度)!对伦敦和纽约来说,这样的温度应该算是暖洋洋了,但是在加尔各答,这可是过去一百年来最冷的一次。
加尔各答有个绰号,叫作“快乐之城”。但是,相信我吧,那一天,在印度的这个前首都,几乎看不到什么快乐。
加尔各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的城市之一。那天,全城上下,你能听到数以百万计的母亲焦急地大呼小叫,告诉孩子,“戴上帽子,要不然就会感冒。”
公平一点,就是气温高到20度(华氏68度),加尔各答人可能还是会这样说。不管温度计上如何显示,一进入12月,加尔各答人就裹得严严实实。帽子戴上去,就要到2月份才摘了。
这样过冬,才能不感冒
他们戴的帽子,可不是一般的帽子—必须要戴“猴帽”。
来加尔各答之前,我根本没有见过“猴帽”。我告诉堂弟,他看着我,彷佛我疯了。堂弟说,“你在英国生活。就算是夏天,肯定也要带帽子吧?”
我解释说,我来自约克郡,在那里,即使是最冷的冬天,也有人只穿T恤衫。听到这儿,我看他差点晕倒。
恢复过来之后,堂弟慨叹道,“难以想像啊,英国人统治我们这么多年,他们连怎么穿衣服都不懂。”
没有见过“猴帽”的人,听我来给你描述一下吧。“猴帽”是厚厚的羊毛帽子,能把头、脖子、耳朵捂得严严实实。戴上一顶“猴帽”,“露天”的部位仅剩下嘴、眼和鼻子。
在印度,人们也把“猴帽”叫作孟加拉帽。“猴帽”看上去和“巴拉克拉瓦”(balaclava)很像。
最近,我的一位美国朋友来印度,在加尔各答机场一落地,迎面看到的人头一顶“猴帽”。朋友开玩笑说,他还以为自己误闯了加尔各答正在召开的蒙面劫匪大会。
斯德哥尔摩的冬天,白天温度也经常降到摄氏零下五度,但是,父母继续把孩子放在童车里、推到露天去睡觉。冰天雪地,漫步斯德哥尔摩,不时就可以看到有咖啡馆外停着一排排的童车,父母在里面喝咖啡,孩子在外面睡午觉……
耳罩
今年冬天,除了“猴帽”,加尔各答还流行一种新的服饰:温度降到更低,耳罩成了必须品。从远处看上去,有些人好像带着巨大的耳机。
这副行头,有时也能演绎出喜剧。
最近,我看到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在交谈。他们好像出门前把半衣柜的衣服一下子捂在身上,来抵御严寒。
其中一个人开始说话,但是,他的嘴上堵着头巾;不过,对方带着巨大的耳罩,反正也听不见。
我很礼貌地打断他们的谈话,问,你们为什么不把行头摘下来几分钟,以便能够听得懂对方?
其中一人笑了笑,含含混混地说,“但是,我们可能会感冒,冒这个险不值当的。”
这里许多人都这么想。冬天,意味着呆在屋里。
所以,到了晚上,这个人口众多的城市,大街小巷变得空空荡荡。唯一的例外,是那些以大街为家的人。无家可归者围坐在篝火旁取暖。
冬天,也意味着晚上班。我问妻子,为什么现在10点、而不是9点才去上班?她回答说,天太冷,人人都晚来。
在加尔各答,冬天,你也只能随大流。
不管怎么说吧,我要出门了,必须去做准备。你看,今天我该戴什么颜色的“猴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