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三大争议困扰 温家宝悲剧根源所在(组图)

 2013-03-10 10:0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6

原标题:饱受争议的卸任总理温家宝

本周一,温家宝在人大会上作了总理任上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显然,国内外的媒体围绕这位即将卸任的总理个人的争议比对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的争议要大得多。人们对温家宝的争议主要围绕着几个问题:一是温家宝多次公开提倡政治体制改革但是却没有付诸实施;二是传言中的温家宝家族的收敛巨额财产;三是温家宝十年总理任期的功与过。

中国不是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总理不仅无法对政治和社会体制的变动负责;对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决策也是人微言轻;即使是在重要经济政策的制定方面,他的权力也是有限的,需要共产党中央的常委会批准。从周恩来起,总理基本上也就是党内真正实权人物或势力集团的一个大总管,有的时候发挥作用的余地多一些,有的时候则少得可怜。

温家宝在常委会内是排名第三的人物。迄今为止,人们无法知道有哪些已经实行的政策是温家宝首创并力主实行的,哪些政策是迫于常委会其他同事的压力而被迫实施的,还有哪些政策主张被其同事所否决而胎死腹中。正因为如此,很难根据公开的信息对温家宝作为总理的工作作出全面评价。也很难将他的功绩和过失进行一个公道的点评。

对温家宝家庭成员收敛巨额财富的指责来自纽约时报。在贪腐成风的中国,普通中国人对任何高级官员或者他们的家庭成员利用权力攫取财富的报导都深信不疑。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官员的确不干净。从《纽约时报》的报导本身看,关于温家宝家庭财富的消息似乎有内部人提供消息,而且这些内部人本身都是消息灵通人士。似乎可以说,这是党内一部分人向温家宝发起的一次进攻。

看看不同社会阶层对温家宝的反映也十分有意思。首先,支持薄熙来的毛派人士肯定是反对温家宝的,因为温家宝是迄今为止公开批评薄的政治路线的唯一高层领导人;共产党的上层人士对温家宝也多有烦言,或是因为温的政改呼吁对他们的利益是一个威胁,或者因为温的亲民姿态抢了党内其他领导人的风头;一些对中国政改完全失去耐心的自由知识分子也不太喜欢温家宝,因为他只说不做,从而有做戏的嫌疑。

相反,中国底层的农民对温家宝和这两届政府还是有些好感的。因为中国免除农业税的政策正是温的政府开始推行的。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盘剥,农业税得免除并不能抵消农民遭受的苦难,但是这一举动还是应该得到肯定的。与以往理解许多届政府相比,这届政府对农业和农民要重视一些,农业也连续九年获得丰收,这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政改无法推行,温家宝不应该负主要责任。这是体制的问题。相反,在现有体制下,温家宝能够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政治体制改革是值得赞赏的。有人说他这样做是讨好民众,但是讨好民众并不是坏事情,民主制度就是要讨好民众。更何况,他这样做是要冒着得罪既得利益集团的巨大风险的,这才是难能可贵的。我想这也是党内部分高层人士通过个手段向温发动进攻的一个原因。

在现今的中国,无论谁当总理,都不会有太大的作为。党控制一切的体制不会让总理有作为;腐败的官员队伍也会严重的消蚀政府的信誉和执行力;多年积累的矛盾,尤其是经济结构的扭曲和生存环境的污染与现有的利益格局纵横交错,早已经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顽固的政治痼疾,指望一个总理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不现实的。这是温家宝的悲剧所在,也是党领导下的国务院总理的悲剧所在。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