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观察:何时居者有其屋(图)

 


住房问题是困扰香港社会很多年的积重难返的深层次问题

数日前,香港特区政府又推出「双倍印花税」和商业物业「实时征税」的两新招,力图压抑继续攀升的楼价。这是特首梁振英上任八个月以来第二次出手打压楼价。两次打压的共同方向都是针对楼市炒家。能否见效,拭目以待。

房屋政策信息混乱

住房问题是困扰香港社会很多年的积重难返的深层次问题,也是特首梁振英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年初,特首在施政报告中提出「解决房屋问题,是本届政府的首要任务」,这一施政目标值得肯定。可是,解决房屋问题的理念、每年建成房屋的数量和时间表以及如何释放出更多的土地供应量等,没有明确表述,不能令人满意。让人感觉:解决住房问题,雷声大雨点小,口惠而实不至。施政报告后,香港楼市亢奋,新盘一夜抢光;各区二手楼纷纷反价,部分加幅达12%。香港地产股逆市反弹,长实、恒地、新地等股价升至12个月新高。市场预示香港的楼市继续上升,因此物业炒风重新燃起。

在梁特首施政报告发表前后,均出台打压楼价的政策。这确实给人以信息混乱的感觉。

房屋政策没有创意

梁特首对「居者有其屋」这一香港普遍需求避而不谈,其解决房屋问题的施政理念是「协助基层上楼,协助中产置业」。难道在香港,政府只协助中产置业,中产以下的市民,除了协助少部分家庭住公屋、居屋外,大部分住不上私人楼房的家庭,只有住笼屋、房、猪栏和鸡棚改建的「廉租房」?

香港究竟如何改变有房市民与无房市民的五五比例,是维持现状,还是制定目标,逐渐扩大自置居所市民的比例?董特首时期提出每年建屋八万五,10年内香港七成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是3年。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失去了「居者有其屋」的一次机会。梁特首的目标呢?

如果以逐渐扩大有房市民的比例作为解决住房问题的目标,加大房屋供应是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时,要使无房市民买得起房,对第一次置业的市民给予资助。因为,到2011年2月,香港的整体住宅楼价,已经超越1997年10月的高位,一般市民买不起,也等不到,只能望楼兴叹。

调控需求也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房屋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香港地少人多,土地资源匮乏,只能优先满足「居者有其屋」的有效需求。新加坡解决住房的政策值得借鉴。

建屋数量没有建树

梁特首没有「居者有其屋」的施政理念,因此没有为实现这一理念而量化的建屋目标。反之,如果梁特首解决香港住房问题是少说多做,或者只做不说,施政结果是满足了港人居住所需求的房屋数量,那是智慧的表现。

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建屋数量是,未来五年兴建75000个新公屋单位,即每年兴建15000个公屋单位;加上到2016—17年度起的4年内,落成约17000个居屋单位,再加上私人发展商建房,香港每年可提供公私营单位37000—28000个。这个数量,没有比曾荫权时期增加太多,也不及董建华时期85000个建屋目标的一半。

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在2018年起的5年内,公屋的总供应以至少100000个单位,即每年20000个为产量目标。这似乎符合房屋建筑的周期,但这是跨越特首任期的期票,谁能保证其能连选连任?潜台词是,我连选连任,才能实行这一目标。

土地供应量≠可建房屋数

常识是,有多少土地供应就可建多少房屋。实际上,可建房屋数量不完全由土地供应量决定,因为还有旧区改造适度增加地积比率,工业厂房、政府办公用房和宿舍等改变用途等,都可增加新建房屋数量。梁的施政报告中有此思路。

既然这届政府把解决房屋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就应修改或调整某些发展规划,多建大型住宅区,如西九龙住宅区、红磡旧机场住宅区等,将文化娱乐体育场所作为它的配套设施来新建,而不能像有的地方新建的奥运场馆、大型文娱中心,使用率很低,还要花巨资维护。梁的施政报告中没有明确的思路。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如果香港一半的家庭都不知道何时能实现居者有其屋,施政者却在侈谈什么爱国爱港、繁荣稳定,这不是很搞笑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林贡钦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