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枪,上微博

人们是越来越懒,不读书也就罢了,一篇几千字的文章也懒得读,却去一页一页的翻看140字的微博。我说的是自己。人们的情怀都在跟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也在跟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年前我们读书写诗,上街要变革,现在我们不读书写诗,而是看电影,各国的,听音乐,各种语言各种风格的,不在到街上和广场上要变革,而是在社交网络。

事实上,像我这样懦弱而没有智商的年轻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我关心一点政治,知道什么是三权分立,也看了一些人在网络上讲自由讲民主讲革命和渐进改革,也算得上是一不小心被启了蒙。如果在二十多年前,或者是百年前,这个一不小心还算是一件刺激的事情,上街制造共同回忆。但是在大家都已经讨厌诗歌和文学的时代,社交媒体让启蒙了的一大群人就没什么刺激的事情可做了。这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微博让我们知道我们还有枪,可是微博却没能让我们拿起枪,我们放下了枪,又去上微博,去循环启蒙,说一些掉渣的话。

前些天,李开复刚刚还在为第三千万粉丝发爱派德的时候就被禁了言,完了两三天,在推特上好像发了一长文,我没看完,他是知道埃及的,所以对社交媒体抱有好大好大的信心,说未来在这里。这话既然是他说的,那总有他的道理。可是,我一点也不觉得微博这样的技术工具能带来结构上的变动。我偶然知道一直信奉信息自由的谷歌总裁之前是从前苏联的魔爪下逃到美国的,有人说,所以他才会为了信息自由而做一些牺牲利润的事情。我们现在只有百度,李彦宏是青年偶像,我们“爱死”了这些成功人士,将来走上职场,还要找一本这样的自传,仰慕他们的才华,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要有他们的大眼光和好手段。于是,我们虽然知道有谷歌,有推特,有扎克博格,但,我们不会关注,因为我们有自己的青年偶像,有百度,有微博。

个人总有个人的事情,在我们还不知道世界有多大的时候总是觉得看到的都是最美好的,再也没有更好的可能性了,闾秋露薇说,小时候看中央台的正大综艺,觉得那是很棒的节目,后来到了香港,才发现原来还有好多更精彩的电视节目。在一个被外界强加的东西束缚着的中国网络上,我们享有着可以自我满足的自由,并且以为,这是自由可以达到的一个很好的状态了。李开复就是把希望寄托在这样一个网络背后的人们带来未来。我的意思,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可是总有那么一点将信将疑。几年前微博还没有大火的时候还有人认为博客可以带来未来,再许多年前,还有人把希望放在BBS上呢?后来,很多事都没来,茉莉花都枯了好几回,依旧没在这里盛开过。对于我这样一个懦弱而没有智商的人,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在脑海的词汇排行榜里把理想,革命,广场,主义,都排在后面,换上,生活,工作,公民,读书,写作,旅行。我前几天从待了将近三个月的家里逃离到学校,三个月里,我都没读几本书,多半在微博上面或者空间里面看状态,也没出去旅行,觉得冬天太冷,遭到四月再出行,人间四月天,不都是好时候吗?所以,这三个月的微博生涯让我厌倦的不行,发誓以后再也不上微博看他们公知启蒙,大众反腐。

这事我前面就真干过,那个时候正式韩寒方舟子薄王大火的时候,也是寒假。之后大半年我都不碰它了。想来,世事倒也有趣,一年一个光景,只是私下以为,王立军这事比高调反腐好玩。微博又何止是一年一个样,简直一天一个样,总有扯着蛋的事情,你都不知道要从哪里去带来未来。这是很多人都对微博持保守态度的主要原因吧。

综上,我好悲观。在自由度有限并且变化太快的一个平台上抱有太大的期望是一件不太靠谱的事情。我又是一不小心,关注了电商,然后知道一个强大的网络平台可能满足一时的利润需求,可是时间向前走,事情向前或向后发展,大浪淘沙,淘剩下来的,并不仅仅是因为线上的平台做的好,让人接受了,更是因为线下的物流体系做的完善了满足了线上的需求。所以,最近,电商们都纷纷搞物流建设。你知道的,微博和淘宝什么的,在这一点上至少是要一致的,电商带动了物流,可是到最后,还得物流来支撑电商。微博让我们知道自己还有枪,可这把枪不能放下,因为到最后还是得这把枪支撑着平台上传播的理念。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不二唐卡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