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明】古来圣贤皆寂寞(图)
老子在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之后,飘然出关,不知所终。其实他对于人生的真谛已经了然于心,在人世间再也没有人能与他交流思想了,他留在人群中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在现实社会中,智慧和知识越丰富,就越会感到孤独而不合群。这样的觉者,他的内心的容量是何等的广大,即使一人身处荒漠之中,也不会有丝毫寂寞,世上发生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讲都是鸡虫之争,不值一哂。然而,对于仍然生活在人群中的修炼者而言,孤独是一个人心灵升华的必经之路,是思想已经达到较高境界的一种标志。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所有在哲学,艺术,政治上有杰出成就的伟人,无不具有孤独而超脱的气质。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语出李白的《将进酒》,意思是说: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这首诗歌以气势豪迈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开篇,名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出自于这一首诗歌。李白是名副其实的诗中之仙,他的文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每当我读到这两句名言时,我的思维就进入了诗仙的精神世界,灵感而飘逸,大气而磅礴,除李白以外还有谁能写出如此出神入化的诗句呢?古来圣贤由于立身太高,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大多孤傲寂寞,贫贱守冰玉之身,老来教几个小小蒙童,聊以度日消愁。只有李白诗仙脱凡超俗,斗酒诗百篇,青白眼对世态俗情,游名山而若清风,一生逍遥。这一首《将进酒》精妙的道出了人生的洒脱与真谛。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时时洋溢着诗情,处处弥漫着酒香。诗达意,酒传神,写尽人生。醉意里有陶渊明的悠然南山,有刘伶的自在竹林,有王翰的边关琵琶,还有曹操的沧海雄心。论及诗酒之道,当首推李白。他爱诗若痴,爱酒成狂,既具有侠客豪饮之风,也不失文人品茗之气。他经常处于喝醉的状态,却睁着一双世事洞明的眼睛;他不停的喝着美酒,心中迸发出来的激扬文字中却流淌着指点江山的豪情。
在酒的世界里,李白悠然自得,游乐欢快,豪迈奔放,不受任何束缚。“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所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逍遥、自在、豪迈、无怨,人生岁月被李白的诗情酿造成一壶壶醇朴厚芳、沁人心脾的甘醇,流传千年而兴盛不衰。
人世间的名利色情与各种娱乐,一般人很容易沉迷其中,但是真正的修炼者却不会。在红尘浊世中洁身自好、坚守心灵深处的高贵,有时难免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独自坐禅了长达九年,心中的凄凉难以想象,才最终大彻大悟。这样的觉者,绝不会被世俗的喜好所束缚,自然也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去寻求低下的乐趣和浅薄的快乐。拥有这种孤独的人,是最终的幸福者,也是人生终极目标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