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破空:制约中共 印度大有可为
年初,印度军舰高调访问越南,进泊越南军事要塞岘港。适逢印越建交40周年,两国决定隆重纪念,进一步密切关系。近些年,印度公司扩大与越南合作,共同开发南海资源。之前不久,2012年12月,俄罗斯总统访问印度,再度达成大宗军火购销协议,同时深化俄印传统盟友关系,巩固俄罗斯-印度-越南“铁三角”。
也是在2012年12月,印度与东盟举行“印度-东盟纪念峰会”,纪念印度与东盟开启对话关系20周年。会上,东盟国家普遍欢迎印度在亚洲扮演更重要的领导角色。越南总理鼓励印度参与南海事务;缅甸总统强调印度对区域和平与稳定的至关重要。会议发表共同声明:捍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保海上航行自由。意有所指,明显针对中共。
实际上,印度不断展开的外交穿梭和纵横捭阖,其背景,就是中共的亚洲野心和中印之间不断升级的对立与敌意。2012年,中共发放新版中国护照,公然将中印争议地区标入护照上的“中国地图”。印度反制,即日向入境中国公民发放带有印度版地图的签证。中印潜在的领土之争再度表面化。
同是拥核国家的中国和印度,分别为世界第一和第二人口大国,最近几十年,各自都凭藉人口优势,崛起为新兴经济体,从农业大国迈向工业化。然而,同属亚洲的这两个人口大国,却是“传统敌国”。领土争端,地缘政治的竞逐,以及意识形态上的水火不容,足以让彼此敌视。
中印成为“传统敌国”,始自中共建政。1951年,中共军队入侵西藏,把西藏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作为西藏邻国,印度谴责并拒不认同中共对西藏的占领。中共完全控制西藏后,也拒不承认原有的印藏边界-“麦克马洪线”,即1913年,由英国(当时管理印度)、印度、西藏三方签署承认的印度与西藏之间正式边界线。
半世纪以来,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成为争议之地,中方称之为“藏南地区”,印方称之为“阿鲁纳恰尔邦”。
1959年,西藏最高领袖达赖喇嘛率众出走,获得印度政府收留和庇护。中印关系,更形交恶。1962年,中印爆发战争,国际观点认为,是中共方面首先发起了攻击。中共在战争初期取得优势,越过麦克马洪线,占领中印部分争议地区。但当时,包括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都一致谴责中共、支持印度,中共被迫撤军,退回原边界线。
经此战争,中印创痕更深,彼此屯重兵于边界,加意防范。在中印边界,中共兵力一直三倍于印军,因应于此,近年,印度先后向中印边界增兵6万,并开始组建4万人的山地部队,同时配套部署战斗机、间谍机、直升机和导弹飞行中队。
中共连续二十多年暴涨军费、暴增军备,也终于刺激了印度,2007年,印度决定,将在5年内,投入500亿美元,打造印度军队的现代化。中印军备竞赛急速升温,都争相从外国进购军火,主要从俄罗斯。不同的是,印度除了从俄国进购武器,还从美国进购武器。印度也开始向欧洲国家诸如英国和法国招标,打算也逐步从欧洲进购武器。
印度除了从俄国获得核潜艇和航空母舰等重型军备之外,自2009年开始,也先后从美国获得先进武器,包括:定位雷达,远程海上侦察机,“大力神”运输机,两栖运输舰,以及专门部署印中边界地区的145门轻型榴弹炮和10架有“全球霸王”之称的C-17军用运输机。
事实上,奥巴马上台后,悄悄调整了美国南亚政策,开始“疏巴亲印”。这是基于: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的摇摆立场、尤其对恐怖大亨本拉登的暗中庇护,以及巴基斯坦与中共的亲近关系。
相比于新德里的多元化渠道,北京进购武器,渠道单一,只能求助于莫斯科。嗜杀成性的中共,自1989年“六四”屠城之后,就失去了从美国和欧洲获购武器的资格。长此下去,与印度相比,中共军备质量有可能落于下风。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印之争,不仅仅在于领土和地缘政治,更在于价值观。印度是人口最大的民主国家,中国则是人口最大的专制堡垒,正邪分明。中国古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洞察印度与中国的周边情势,更可佐证这一古语所包含的古理。
印度周边,除了中共,唯一敌国是巴基斯坦。印巴双方为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权争执不下,这也成为中共乘隙而入的跳板。而中共周边,南亚的印度,东边的日本,南边的越南、菲律宾、乃至大半个东南亚联盟,台湾,以及更南边的澳大利益、新西兰等,都是中共敌国。北边的俄罗斯、蒙古,西边的阿富汗等国,则为中共潜在之敌。
对付印度,中共长期支持巴基斯坦,以巴制印;并对印度周边小国,如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施以金钱收买,形成对印度的“小包围”。然而,中共本身却陷入全球大包围。美国重返亚洲,携手亚太国家,再度勒紧了套在北京脖子上的绞索。在这场围堵中共的国际大战略中,作为民主大国、并正成长为经济和军事大国的印度,将大有可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