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中国CPI同比上涨2.5%

通胀12月份出现加速,原因是低温来袭导致蔬菜价格升高。

消费品价格涨幅达到七个月来最高,12月份同比上升2.5%,高于11月份的2.0%。通胀的主要原因是食品涨价。国家统计局表示,环比增幅的近三分之二来自于食品价格上涨

中国大部地区经历了30年来的最冷冬天,从而导致能源价格和农产品生产经销成本上升。

如果价格压力加剧,可能将限制政府刺激增长的空间,令今年后续时期的中国经济前景扑朔迷离。

但敲响警钟还为时过早。国家统计局分析师余秋梅相信食品价格压力不久将出现下降。

在一份随数据发布的官方声明中,余秋梅称:“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加之春节临近,部分鲜活食品价格可能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春节过后,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鲜活食品价格上涨压力估计会有所减弱。”

不过,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自去年9月以来总体呈复苏态势,这可能会继续推动物价上涨。在连续七个季度放缓后,中国经济预计在2012年第四季度出现温和反弹,使得全年增速进一步向8%靠拢。

未来资产证券(Mirae Asset Securities)经济学家杨婕(Joy Yang)称:“我们预计2013年全年通胀水平将呈渐增趋势。”她预计,通胀率下半年可能将攀升至3.5%之多。

但2013年前两个月的中国通胀情况将难以判断,原因是去年春节假期在1月,而今年春节假期在2月。受此影响,在年同比的比较中,物价1月份将出现人为降低,而2月份将出现人为升高。

不过,摩根大通(JPMorgan)经济学家朱海滨认为,将这种扭曲现象抛开不看,物价应将出现稳步上升,这种趋势也已经影响到政策。

他说:“观察近期的货币政策可知,央行近期已倾向于更加中性的立场,今后在出台进一步宽松政策时将更加谨慎。”

本文留言

作者欧阳德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