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2013年的经济复苏可能被高估?
上周三,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明年将会增长8.4%。该机构在其最新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中做出的这个预测相比其上一次预期上调了0.3个百分点,而且与越来越趋乐观的市场普遍预期相一致。
该机构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达7.9%。因此,2013年8.4%的预期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会进一步复苏,这对于中国而言就是指经济增速将会继续回升。
根据世界银行的预计,中国经济增速明年进一步回升至8.4%将会“在财政刺激和大型投资项目加快实施速度的推动下”得以实现。总之,世界银行预计中国政府能够通过由中央主导的刺激性开支措施来创造经济增长。
通过2008年11月宣布的那一轮中央指导下的刺激性开支计划,中国政府显然成功实现了一场持续数年的经济高增长。主要通过大型国有银行分配的经济刺激资金促使中国经济经历了一轮持续至今年初的扩张期。然而,中国经济增长在今年第三季度明显趋平,该季经济接近零增长,甚至可能出现收缩。
当前第四季度相对于上季度而言将会有所好转。世界银行以及几乎其他所有机构都在打赌,中国经济增速的此番回升趋势将会延续到明年底。
然而,中国经济此轮扩张期不可能持续很久。第四季度经济增速的回升几乎完全是由于信贷放松所致,而毫不奇怪,信贷放松催生出许多新建筑项目(尤其是住房)。住房市场回暖转而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投机炒作。但是,中国最不想要看到的大概就是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了。
别忘了,为了对房价越来越“高危”的房地产进行降温,中国政府早前已收紧信贷。随着住房现在正变得越来越昂贵,房地产投资收益正在不断下滑,而房贷违约风险悄然上升。因此,中国经济增速回升趋势无法持续很长时间。
中国政府技术官僚们做出让房地产泡沫再度膨胀的决定表明,他们显然已别无选择,只能铤而走险。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成本较为低廉的资金也能同时对中国经济的其他部门产生刺激作用。然而,正如美奇金(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J Capital Research)创始人安妮·史蒂文森-杨(Anne Stevenson-Yang,中文名:杨思安)指出,目前并没有发生这种情况,至少没有达到所需要的程度。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此番复苏并不具备广泛的基础。
根据美奇金公司的调查显示,渗透到基础设施的开支增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9月至11月期间帮助了那些境况不佳的钢铁企业以及水泥生产企业。然而,即使这种暂时的回暖最终也不是好消息。目前政府投资正在促使中国经济偏离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消费导向型模式是中国未来唯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近来中国出现了许多有关促进消费的言论,这主要是因为本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去五年多以来,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和技术官僚们一直在表示,他们希望促进中国的个人消费(内需),但自从2008年以来,消费在中国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却在持续减弱。今年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只有35%左右,或许更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2012年的消费水平会比中国还要低。
根据新华社在为期两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发表的一份声明表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这个评估,至少作为一个理论性的问题,是正确的。然而中国各大城市的消费早已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之中,因此,要想促进消费,中国政府就需要说服相当数量的农村居民迁往城镇。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中国领导人就需要放宽诸如户籍制度等限制。
大多数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将要等到可能会在明年10月份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才会出炉。在此之前,中国政府很可能会维持现状。现在,中国领导人表示,他们将“坚定不移地”坚持对房地产贷款实施调控,同时将会刺激消费。但在未来的几个月里,他们将依靠短期刺激性开支来维持经济持续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上周告诉路透社说:“我们不会为了改变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而大幅减缓我们的经济增长率。同样,我们也不会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放弃对经济模式的转变。”
侯永志此番声明中隐含的意思就是,中国政府可以实现从目前的以投资为驱动、侧重出口的模式到消费型模式的逐步过渡,同时经济增速不会出现实质性的放缓。
这个观点现在存在问题。消费低迷并不是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模式可以予以补救的一个特征,而恰恰相反正是这种增长模式不可避免的结果。几乎可以肯定,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是痛苦的。
现实一直就是如此。然而,现在中国政府面临着一个额外的挑战:时间不多了。在过去,中国中央政府拥有随意通过其济刺激计划来创造经济增长的财政实力。
现在,这似乎并不属实。中央政府目前的开支计划结果令人失望就是一个警告信号。正如我已指出的那样,除了住房部门之外,中国经济目前并没有对宽松信贷作出回应。这些短期招数正在丧失其有效性,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向消费型经济的过渡将会是特别困难的。
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2013年的经济增长不可能达到预期水平。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