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慈会“48亿元神秘账目”拒绝公开账单(图)

儿慈会“48亿元神秘账目”事件引热议,儿慈会称误写小数点,并称将公布68页银行对账单以证清白。昨日,儿慈会突然改口称暂不公布,并解释称,专业财务数字,即便公开了,公众也不易看懂。儿慈会将邀请专业机构作出说明,再公布。

儿慈会“48亿元神秘账目”自摆乌龙,究竟只是财务疏忽,还是另有内情,亟待儿慈会自证,公布相关的财务明细显然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如今儿慈会却出尔反尔,改口称暂不公布,给出的理由竟然包括“公众看不懂”,何其荒谬?这次乌龙事件本身就已经对儿慈会公信力造成折损,现在又自食其言,只会造成公信力的二次折损。所以,儿慈会受到舆论指责和炮轰全系自作自受。

其中,儿慈会改口拒绝公布银行对账单,声称“数据繁多,且都是专业财务数字,即便公开了,公众也不易看懂”,这样的逻辑多少有些荒诞,更有贬抑公众智商之嫌。固然,这些财务数据可能繁多,缺乏相关知识也可能难以看懂,但是,公众不乏精通财会人士,难道这些专业人士也看不懂这些数据吗?而且,如果公布的财务数据所有人都看不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财务管理的混乱。

公众能否看懂这些对账单,儿慈会都不应该先入为主地臆测假设,而作为其拒绝公开财务数据的借口则更失妥当。换言之,面对公众的质疑,儿慈会公开其财务信息、自我澄清是其义务和本分,无关公众能否看懂这些公开的对账单,百般推脱企图时过境迁后无人问津,只会进一步引发公众的猜疑和不信任。

如今,红会、儿慈会这些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岌岌可危,内部管理的混乱、饱受诟病的贪腐、财务信息的欠公开,种种弊病正在消耗公众的耐心和信任,慈善机构接受捐助不断下降,甚至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遭遇零捐助的尴尬,正是慈善组织公信力滑坡的印证,如果再出现类似郭美美事件这样的突发状况,估计这些慈善机构的信任基石便会全部坍塌。

这次儿慈会遭遇信任危机,第一时间不但不采取挽救措施,反而朝令夕改、戏弄公众,很难不让人怀疑其中是否存在猫腻。比如,为什么信誓旦旦声明公开对账单后突然改口,在推迟公开对账单的这段时间是否可能伪造假账?这些疑问都会强化公众的不信任感,而儿慈会也将更加陷入被动。

慈善事业本来就是“走钢丝的艺术”,慈善机构管理、操作着公众的捐助,捐助者的钱能否用到刀刃,纾解危难弱势者困境,这些都是最受关注的问题,稍有不慎,必然招致公众的猜疑和追问。“48亿元神秘账目”事件仍然需要儿慈会尽快公布相关的财务数据,文过饰非、自说自话,甚至侮辱性地借口“公众看不懂”进行推脱,对于消解公众的疑虑都于事无补,只会加深误解,恶化儿慈会和公众之间的微妙信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余燕明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