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纳兰性德比美的女词人顾春(图)

 

                         

晚清至近代,闺阁诗人辈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顾春。顾春(1799—1877),字梅仙,号太清,原姓西林觉罗氏,故也署西林春,满洲镶蓝旗人。

有关顾春与同时代杰出诗人龚自珍之间的所谓“恋情”,自晚清以来一直盛传于文坛,以致成为曾朴所作著名小说《孽海花》的素材。小说将顾春与龚自珍的“一夜情”描写得绘声绘色,颇为香艳。学者们虽然对此种笔法不以为然,却也对龚自珍集中的某些暧昧词句暗自生疑(见奚彤云《顾春诗词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然而真正用心读过顾春诗词的人,却大多不易相信这种传说。近代著名词学家况周颐曾说:“言为心声,读太清词可决定太清之为人,无庸龂龂置辩也。”

1、西林觉罗氏之后,后改姓顾

顾春的祖父是清代大学士鄂尔泰的侄子鄂昌。乾隆二十年(1755),鄂昌因其门生胡中藻文字狱受牵连获罪赐死。顾春一出生便备遭冷眼。其祖母便将她带到苏州养大,为避忌和祖父鄂昌的关系,遂改姓顾氏,呈报宗人府时,假托为荣府护卫顾文星之女,于是世称顾太清。她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三四岁时,即由祖母教字,六七岁时又为她专请老师教文化。因顾太清是女流,学习不为科考赴试,故专攻诗词歌赋。她自幼不缠足,天资绝美,又有天赋,时作男儿装,填得一手好词。

顾春的婚姻并非来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力争到底的结果。丈夫奕绘的祖母是鄂尔泰子鄂弼之女。由于有这层亲戚关系,顾春得以出入王府,与奕绘相识并相互倾慕,但因顾春为“罪臣之女”,却遭到反对,经过抗争,他们终成眷属。顾春婚前生活在家族没落的阴影中,尝尽人间辛酸,但婚后却渐入人生佳境。奕绘是清高宗乾隆第五子永琪之孙,17岁袭爵贝勒,既是贵胄子弟,又是一个博学风雅人士。他工诗词,善书画,于儒、释、道、医、天文、数术等广有涉猎。顾春受过家学熏陶,与丈夫以诗词唱和,也轻松快意。在丈夫的影响下,她习画作词,贝勒府的丰富藏书和各种名家绘画藏品为她提供了入门的途径。对名家名作的潜心研习,使她对绘画艺术的理解逐渐加深,为日后的题画诗词创作奠定了较高的起点。

2、中年寡居,填词成了精神寄托

顾春除了潜心于诗词、绘画创作外,还喜欢游览山水,亲近自然。她经常和奕绘联骑出游,北京城郊的许多寺院、名胜都留下了二人的身影。他们在大好河山中,既陶冶了情怀,又留下诗词佳句。但是美好的时光仅过了十几年,道光十八年(1838),年仅40岁的奕绘便突然病逝,使顾春再次跌入生活的低谷。

祸不单行,三个月后,她和丈夫所生的两儿两女又被婆婆毫不留情地逐出府邸。这场风波也许与当时的家庭结构有关。奕绘的正夫人妙华,在8年前(1830)去世,留下一子二女,长子载钧对顾春或许早已心存芥蒂。奕绘病故后,他袭爵贝勒,与同父异母的弟妹们不能和睦相处,处处违背未亡人的意愿,其挟太夫人之势逼迫顾春出邸的可能性极大。他如此不恤亲情,是否与听信龚、顾“恋情”传言有关,也留下了猜测。离开贝勒府后,顾春变卖了首饰,租得一宅,在小儿女的啼哭声中艰苦度日。但从第二年春天起,她便不再闭门索居,开始与一班相知姊妹频繁聚会,相互酬唱,以此化解心中的悲痛。与顾春交往的女性,多是杭州在京为宦者的内眷,其中德清许宗彦的两个女儿延锦(字云姜)、延礽(字云林)以及沈善宝等与她最为相投。她和姐妹们一起赏花、听琴、游山、访寺,并一起填词作诗。在这年秋天,她们还成立了“秋红吟社”,同题吟诗,同调填词,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留下一道亮丽的风景。

 3、笔下清新,与纳兰性德并称

顾春一生写作不辍,涉及诗、词、小说、绘画等创作,尤以词名重文坛。

《名媛诗话》说她“才气横溢,援笔立成。待人诚信,无骄矜习气,唱和皆即席挥毫,不待铜钵声终,俱已脱稿”。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谓其可与纳兰性德并称:“曩阅某词话云:‘本朝铁岭人词,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直窥北宋堂奥。”其词精工自然,略无刻画痕。尤善构架意境,切近真情实景。“近代女性词家,南有吴藻,北得顾春,可谓双峰耸翠,闺苑不寂寞也”。顾春《天游阁集》中既有题画诗,也有题画词。其题画诗代表作主要有《题李晞古秋涉图》《题春山霁雪石画》《自题梅花便面》《题倪云林清閟阁图》《寄古春轩老人自画菊花》等。先看第一首:

乱石枯藤积水边,疏林叶净晚秋天。
寒滩欲济无舟楫,如此风波不可前。

李晞古,即南宋著名画家李唐,善画山水人物。此图写秋日徒步过河。顾春观画既赏其画,又投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她为画中萧瑟凄凉之景所打动,不免为深秋过河的行人担心,于是对他发出不可前行的劝告。此诗前两句写景,突出衰飒之境,是铺垫;第三句点题目之“秋涉”;结句突然一转,生出新意。这正如其友人沈善宝所评:“太清诗结句最峭。”(《名媛诗话》卷八)其《题春山霁雪石画》取材颇有特点。“石画”,得名于石上纹理天然形成的画。由于它并非真画,呈现在观赏者面前的景物似是而非,往往需要人的想象来补足。这便为诗人题画留下了无限空间。其诗是:

碧山如画自天成,陡涧春融雪后冰。
昨夜东风吹梦醒,晓霞烘染一层层。

诗中所写紧扣“春山雪霁”四字,首句写碧山如画,浑然天成,应“石”字;第二句写春日雪融,山涧水满,点“春”字;结句写朝霞满天,点“雪霁”。而最耐人寻味的是第三句,东风吹醒了冬眠的大山,如晓梦初觉,看一切景物都很模糊,意境蒙眬。这正是表现石画景物不确定性的恰切手法。另一首《自题梅花便面》也是好诗:

风帷小影抱寒梅,忽讶低枝近水开。
不许飞花惊鹤梦,月明人逐暗香来。

此诗化用宋代诗人林逋“梅妻鹤子”之典和其诗《山园小梅》诗意,浑然无迹,并用拟人手法写梅,既有诗人的感情投入,又赋梅花以生命,颇为巧妙。

和题画诗相比,顾春的题画词更具特点,其佳作主要有《江城子·题日酣川静野云高石画》《步蟾宫·自题画扇》《金缕曲·自题听雪小照》《醉翁操·题云林湖月沁琴图小照》《凄凉犯·题〈秋窗染翰图〉》《惜黄花·题张孟缇夫人〈澹菊轩诗舍图〉》《早春怨·题蔡清华夫人〈桐阴仕女图〉》等。先看《金缕曲·自题听雪小照》:

兀对残灯读。听窗前,萧萧一片,寒声敲竹。坐到夜深风更紧,壁暗灯花如菽。觉翠袖,衣单生粟。自起钩帘看夜色,压梅梢,万点临流玉。飞霰急,响高屋。

乱云堆絮迷空谷。入苍茫,冰花冷蕊,不分林麓。多少诗情频到耳,花气薰人芬馥。特写入,生绡横幅。岂为平生偏爱雪,为人间留取真眉目。阑干曲,立幽独。

这首自题画词着重写“听”、“看”和“想”,先是写听雪,“寒声敲竹”,暗写雪;再写看梅,“压梅梢,万点临流玉”,也是写雪,而不点“雪”字;最后是想象中的场景:“乱云堆絮迷空谷。入苍茫,冰花冷蕊,不分林麓。”这又把“雪”与“梅”融为一体,雪之清净,梅之芳洁,寄托了词人淡泊高雅的情怀。然后把“听”、“看”、“想”中一切景与情都落到诗和画上。而结尾处一点,点出“雪”字,则豁然开朗,境界全出:“岂为平生偏爱雪,为人间留取真眉目。”“雪”可以使一切丑类无处遁形,“雪”可以还人间的清白,“雪”更可以透出一个人的美好节操。到此,全词的意境陡然提升,使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位女词人冰清玉洁的襟怀。此词旨雅意远,切近真情真景,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宗室才女的生活情状,而且反映了她高雅脱俗的精神境界。

本文留言

作者刘继才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