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特色:摆拍这条不不归路(组图)

日前,《今日早报》因头版刊登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巨幅照片被指出是摆拍照,而引起舆论喧譁后,隔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部副主任许林就在个人微博上以一篇标题为“女兵学18大精神照片有感”的短信,并附上他以前的摆拍作品,要人们不要再走那条“不归路”。

许林在微博上说“浙江朋友们还记得2003年在绍兴华东新闻摄影研讨会上,我在《回首拍摄路》讲演中专题批判自己文革摆拍照片吗?我现身说法,告诫朋友们不要再走70年代我那一段摆拍错路,而应该走抓拍的正路。很遗憾,至今还有人重复那条不归路。现重新发布我的摆拍照片,我们以史为鉴,尊重受众。”

以下为他所发布的摆拍照片:(点图看大图)

不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2010年,在博客上有人上传了一组也是明显摆拍,约在30年前于黑龙江山河农场所拍的知青照片,发布者名为夏云。他说当时摄影者为韩吉南,是他的好友,彩色胶卷是新华社记者送给韩吉南的。

当时这组照片上传时,引来了许多网友的回应,有人觉得照片里的人很快乐,为此感到羨慕那个年代。也有人认为这些照片摆拍痕迹很明显,都是“革命需要”的照片,很像现在的北朝鲜。也有网友留言道:普通话叫“摆拍”,粤语叫“作状”,香港人叫“摆蒲士”,官场上的话叫“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以下图片与图说皆来自最初发表的博客:(点图看大图)


“休息罗!”呼喊者现在是白桦林艺术团的周晓芳。当年这张照片在人民日报刊登过。


这是五分场二连的知青们每天在男宿舍前晨练的情景。


田头的斗私批修会,当年这是十分流行的事情。


老干部在给知青忆苦思甜


场长陈作山在跟知青讲理论,嘿嘿,摆拍的痕迹有些明显。


知青在讨论如何科学种田。讲述者为五分场三连的许先楚。左三是连指导员方锡恩。


场部文艺宣传队的队员们在看书,照片中的许多人现在是我们白桦林艺术团的成员。


救火英雄蒋美华在给大家上团课。


劳动之余唱革命歌曲,左二是现在白桦林摄影沙龙的李福宇。


宣传科科长在讲怎么写批判文章,是不是摆拍过于明显?但是当时都是这样干的。


场长陈作山下地和知青聊天,右二为五分场二连指导员丛树波,管知青管得很厉害。


摄于五分场三连的晒谷场。


场部宣传队队员下地宣传毛泽东思想。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