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与资金黑市(图)
在中国农民的思维里,卑微中诞生的东西往往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所以给小孩起“狗剩”之类的小名。现在泱泱大观巨无霸的银行理财其实一开始也是一个“狗剩”:在不经意中卑微地诞生,但一落地就迅速长大。
银行理财一开始是作为揽存款的竞争工具出现的。中国银行业整体虽然有准入的垄断,但在行业内又有比较充分的竞争。在市场化的环境中,银行为了在快速扩张和竞争中保证存款的稳定,开始尝试做一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这些理财产品往往在月底之前的两天内到期,到期之后,钱放出来转到存款里,以满足月底各项经营指标和存款增长的要求。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利率管制下,央行定了存款的利息,高息揽存的手段没法直接实施。于是就在存款体系旁边建了个高息揽存的蓄水池,名叫理财。月底前,把这水咣当当倒到回存款中。考核完了,在月初再发一个短期理财,存款又咣当当倒回蓄水池。有什么样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就有什么样的创新和风险特征,以月为单位的激励考核就催生了以月为单位的理财产品的诞生。插一句:为什么风险管理的专业书里都没有提到HR是风险管理的重要部门?看来这个行业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似乎一切都好,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故事该就此结束了。但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既然诞生了,存在了,它就会自己顽强地独立长大。银行家们很快发现这个马槽里诞生的小狗剩竟然是救世主,它的能量可不仅仅是一来一回的倒存款,Hallelujah!银行主营的存款贷款业务,基本上可以嫁接到理财上,而且花开表外;让人抓狂的中介业务收入增长指标,通过提取1-2个点的利差计为中间业务收入,就可以在不透支亚健康身体状况的基础上完成,简直是救命的仙草。后来更发现,存款反正是难以维持了,还不如把这东西做大。现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这么发达,存款转移方便,你不做,别的银行做,更是要命。所以银行家们别无选择,只有加速快跑,才能起码维持均衡的现状――星星之火,乘上东风,开始燎原。
这个故事的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和他们手里的存款。记得小时候,买白糖、买自行车、买电视机,都要到百货公司去弄个批条,否则有价无货,买不到指定价格的东西。但黑市是普遍存在的,黑市的东西不要批条,但价格往往要高出百货公司的价格一大截。能搞到货在黑市里卖的,往往有点关系。制度经济学中说的,有管制价格的地方,就有黑市,这对中国老百姓的经历来说简直就是只要看不需要想的自明真理。
在存款理财的市场里,老百姓一直是卖家,拿着省吃俭用节俭下的几个钱想卖个好价。但是对不起,只有一个市场,并只有一个管制的价格,而且这个价格常常低于CPI。乱集资是要杀头的,放高利贷面临老板跑路的风险――只有默默地放到存款里――这就是黑市天然的温床。现在,银行自己做黄牛,办起了理财,价格高于存款和CPI,老百姓趋之若鹜。所以,银行理财的出现,就是在资金的管制价格和管制市场旁边,又建立了个资金的黑市。黑市其实不黑,黑市中的价格是市场均衡的结果,是利率市场化的前兆。
就像上世纪80年代商品流通环节中黑市的泛滥预兆了经济改革的势不可挡和后来中国制造业的崛起,银行理财这个资金黑市的出现也征兆着金融业难以遏制的内生变革的动力。西方的银行家往往不加思索地从风险收益的关系来解释理财收益高于存款――当然可以从风险溢价的角度看问题,但这不是主要矛盾。
这里真实的逻辑链条是:中国银行的改革和市场化,导致银行间的业务竞争和资金成本的增加,进而高息揽存的客观需求和利率管制冲突的现状,促成了理财产品的出现――利率市场化是银行业市场化的逻辑必然。所以对理财产品的评价停留在道德和形式逻辑上是不够的,它虽然诞生在马槽中,但却拥有强大的背景和生命力,连接着中国金融现实的地气。虽然在演进中可能发生种种问题,但它的存在和发展后面有真实不妄的合理性。在这种合理性在时间中耗尽之前,会不断推动理财更快地发展。这是孙中山所说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其他金融机构来说,顺应这个潮流,天高地阔;搭不上这车,等到花儿都谢了,会被人打得满地找牙。
西方金融业的故事对我们有很强的借鉴:这次金融危机中,西方投行业以身证法,我们总该从别人的经验中学点什么东西。现在我们也不知不觉到了同一个战场,但可能对这个战场的特点还没有意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充满惊涛骇浪。一方面是经营的风险,能不能挤上这趟时代列车;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金融系统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大大降低,短期资金的流动性活跃了,短期利率变化快了。在这个全新的战场中,不管好流动性,往往会很冤地死在离终点的咫尺之遥。
庞氏骗局与投资的流动性
有资深银行家炮轰银行理财的借新还旧是庞氏骗局。资深专家的评论自有他的原因,看到了我们所不了解的事。但晚辈后学从旁边揣测,这样的批评从打击面看,还是狠了一些。判断一个投资是否是庞氏骗局有三条标准:是否有优质的资产,资产是否能产生高于预期收益的现金收益,资产价格是否足以偿付投资的本金。如果这三条满足,那就是资产负债的管理,或者流动性的管理,并非“骗局”。
其实从银行的角度,把理财做成庞氏骗局是不利的策略选择,哪怕有坏资产,宁可让它呆在表内。庞氏骗局如果非搭不可,搭在表内也比搭在表外好管理,腾挪余地大。这道理其实很直观,不用多讲。姑且妄加推测,起码在现阶段,银行还不敢让自己的资金池理财产品爆掉。当然,如果个别产品的投资标的资产已经出问题,银行可能在寄希望不断借新还旧中资产能够活过来,那么它确实是庞氏骗局。但一旦水落石出,银行会接最后一棒:不接的代价太大,那完全是最后一搏的胜负手----想想贝尔斯登对冲基金破产的结果。
但事情的演进往往会使开始的逻辑过时,蝴蝶是毛毛虫变来的,但对毛毛虫的推理用到蝴蝶身上就不大对。银行理财现在是中国金融创新的重要据点,产品内容分化也比较大:一大类是传统的高息揽存,这一类是比较保守的,银行有保底的动力; 另一类其实已经不能以理财之名概括了,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往往银行理财是其它更复杂结构的投资产品的一个部分,为别的产品提供较低成本的融资----这一类理财虽然目前看风险不是特别高,但已经远远超出存款概念的安全边界,是一种投资产品了。
现在的银行理财的名称之下包括了不同种类的产品,尤其是资金池运作方式,把存款类的客户和投资/投机类的客户的资产放到一起,虽然在池内产品和资产有一定的勾连,但这种混淆的后果可能会是严重的。这也许是引发资深银行家担忧的原因吧。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难道理财才两三年的工夫就发展到能容忍投资者亏损的程度了?这完全是高一年级的游戏,起码也应该换个名称吧。回顾西方当年利率管制时代尿炕的小狗剩们,现在都成明星了,完全是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弄潮儿了,名片上的头衔不叫理财,叫对冲基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