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选•一个政权交接

星期四英国各大报纸关注的两大话题主要集中在美国大选以及中国的十八大党代会。

首先,几乎各大报纸的头版都报道和评论了美国大选的结果。《金融时报》的报道说,奥巴马赢得大选,但新的战斗即将开始。
等待奥巴马立即处理的有预算问题,因为如果奥巴马无法解决预算僵局,那将直接威胁美国经济, 使美国经济重新陷入危机。

《国际先驱论坛报》头版的标题说,美国大选结束,但分歧仍在。文章说,美国两大政党在未来的几年,将就政府的角色、大小、收支平衡以及税收问题等进行激烈的辩论。

《泰晤士报》的报道则说,奥巴马再次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但艰难的任务还在后头。报道说,奥巴马赢得大选之际,华尔街股市下跌,败北的共和党不会让奥巴马的第二任任期那么容易。奥巴马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诸如国内的经济问题、国际上如何解决叙利亚的杀戮问题等等。

中共十八大

除奥巴马之外,各大报纸所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说,中国迫切需要改革。文章说,中国的新领导人习近平别无选择,必须抛开共产党一贯不透明的官僚主义作风,打击渗透到中国各个层面的腐败现象。因为腐败招致不满并影响经济发展。但文章指出,即使习近平有改革的意愿,但他改革的道路无疑是艰难的。

《泰晤士报》的一篇文章则从中国微博用户的角度看十八大期间对社交媒体的限制以及微博所发挥的作用。文章说,目前中国微博用户所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是,要不要在每天晚上9点上网,在微博上发帖子表达看法?因为据专家称,每晚9点以后是中国高层领导人上网的时间,他们也想通过阅读和浏览微博来把握全国人民的“脉搏”。

因此,这可能是最佳的上网时间,一旦你在微博上发了一个帖子,很可能就会被某些大人物看到,但是这也可能是最糟的上网时间,因为中国的审查机器开足了马力,任何被认为是有一点点批评内容的帖子就会被马上删除。

所以,晚上9点可以说是最敏感的时间,尤其在十八大期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佚名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