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会出现下一个安然?
据报道,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均发布了业绩好于预期的第三季度财报。中国银行当季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6.6%,成为四大行中超预期幅度最大的一家。而建设银行当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2.4%,在四大行中排名垫底。
中国四大行似乎在第三季度都谨慎控制了风险。按照大多数指标衡量堪称世界上最大银行的工商银行表示,截至9月底,其不良贷款率仅为0.87%。就连财务状况在四大行中通常最弱的农业银行,其不良贷款率也只有1.34%。
财务业绩良好的金融机构并非只有这四大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均发布了亮丽的第三季度财报。比如,兴业银行报告其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了令人咋舌的40.9%。
果然不出所料,投资者都喜欢这些财报业绩。中国的银行类股票因此而出现今年幅度最大的一轮上涨行情。按照摩根斯坦利国际资本(MSCI)中国金融板块指数来衡量,这些股票上个月上涨了8%左右。
然而,坚持看空中国的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仍然不以为然。曾因做空安然(Enron)而成名的这位对冲基金公司Kynikos Associates创始人兼总裁上周表示,他目前继续在做空中国银行类股票,自2010年2月份以来他就一直在这样做。
查诺斯有理由看空。几乎所有人都同意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公司银行业分析师倪军的如下观点:不良贷款问题将会在明年年中的某个时候严重影响中国各大银行的盈利状况,即便正如许多人预期的那样——中国经济已在今年第三季度触底。然而,尽管市场普遍预期中国各大银行即将面临诸多贷款质量问题,但四大行在第三季度却纷纷缩减了各自的贷款减值拨备。
比如,工商银行第三季度的贷款减值拨备相比去年同期缩减了19亿元。据新加坡星展唯高达证券期货经纪公司(DBS Vickers)称,中国银行可能在第三季度财报中将盈利最多夸大了20亿元,其原因是该银行没有为不良贷款提供足够的拨备资金。总而言之,中国四大行可能通过为可疑贷款预留不足的拨备资金,来“制造”出超过市场普遍预期的业绩。
无论中国的这些银行是否在做假账,他们都有许多需要隐藏的问题。为了避免全球经济低迷所造成的影响,中国总理温家宝从2008年底开始,通过迫使各大银行放弃贷款标准,让各大银行疯狂放贷。这使得中国能够扩建一系列“鬼城”,在农村贫困地区建起气派奢华的政府大楼,以及在农田当中修建宏伟的机场。即使中央政府据称在2010年已开始对这场“贷款马拉松”予以控制,但放贷规模继续快速增长: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新增贷款比去年同期增长23.7%。
由于这种“定向”放贷,导致各大银行目前都拥有借款企业在正常运营情况下无法偿还的“贷款类资产”。美国克莱蒙麦肯纳学院政治学教授裴敏欣把这种危险状况描述为“所有债务炸弹之母”。查诺斯这样说道:“假如将银行业去杠杆化的进程问题比喻成一条吞下整头猪的巨蟒,那么美国的这头猪已经走到了蛇肚子的末尾,而中国及亚洲地区则是刚入蛇口。”
“大家最担心的是中国银行系统发生崩溃,但这是没必要的,”《华尔街日报》的汤姆·奥里克(Tom Orlik)如是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此话没错,因为中国政府只要拥有足够的资源,就不会让银行倒闭。中国政府将会确保借款人——尤其是绩效低劣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用以支付贷款利息的现金,他们会利用外汇储备来对银行业实施部分资产重组,就像十多年前他们曾经通过建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剥离四大行不良贷款那样;出于不良贷款的财务统计目的,他们会保持宽松的贷款评估标准。
在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上一次经济衰退期间,这种通行做法使中国成功避免了危机。时任中国央行行长的戴相龙当时对于外界对中国银行业的担忧进行了淡化处理,并且告诉公众,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不超过1%。当时,分析师认为这个比率更接近25%,而之后的估计更是超过50%。然而,中国政府通过在历时五年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体面地使银行业走出危机。
现在,中国银行业显然再次陷入困境。其一,他们目前都在避免提供长期贷款,这表明他们可能正面临资金困难,这很可能是由于他们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大量不良资产所致。
此外,他们似乎还在通过相互转移贷款来粉饰各自的账面。而中国央行则正在通过大量注入流动性来助长这种可疑行为,其目的显然是为了降低银行间的借贷利率。10月30日,中国央行向银行体系注入创纪录的2,900亿元流动性,而自6月下旬以来,中国央行累计已注入了近1.3万亿元。
如果这一切还不够糟糕的话,那么中国银行业还面临诸多在不久之后将导致利润减少的问题。
由于中国政府实施的新规则允许各大银行在设置各自的存贷款利率方面拥有一定的灵活性,息差将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挤压。到目前为止,新利率制度所造成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但是,当旧贷款到期并且按照更有利于借款人的条款进行延展时,就会对各大银行的盈利水平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中国在今年6、7月份两次降息,借款人将能够协商到一个更优惠的借贷条款。“随着贷款到期,中国各大银行将不得不以新基准利率为基础下调贷款利率,”投资银行KBW驻香港分析师比尔·斯泰西(Bill Stacey)对路透社说,“利润率方面的压力已被推迟,但现在正在来临。”
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这些相对次要的问题可能来得不太是时候。由于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加上中国经济继续步履蹒跚,请密切注意可谓是中国版安然的中国银行业撞上“南墙”。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