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三十难立的恐惧》一文,顿生感慨。和作者木辛一样,我年近30,女,硕士毕业。我的专业并不冷门,工作搜索网站上,本专业的月薪分布在3000元-30000元。但是从三个多月前辞职后,我投简历到至今仍未有结果。虽然看似有很多条出路,事实上内心也感觉无路可走。辞职的原因?太累了,体检身体好多地方出毛病,心生退意。这听起来似乎有点讽刺,因为我终于达到刚出来工作时对自己薪酬的期望值了,却身心疲惫,无力前行。
对于我这几个月的失业期以及找工作的不顺利,我和作者木辛的猜想有一部分是一样的:“宁可要一个应届毕业的男生,也不要我这个年届三十、有工作经历的女生,也许他们认为女生到了三十岁左右就要面临结婚生小孩的问题,这对用人单位来说是一个负担。”
另一部分的猜想是,当我读了接近30000月薪的工作描述,马上脑海中就出现了该工作的“典型工作一天”。我就在心里盘算工作付出的心力、脑力与获得回报的性价比,顿时30000月薪也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光环。我拒掉了几个到手的offer,因为职业倦怠,因为希望工作与生活平衡,也因为清楚高薪背后的工作代价。
经历了身体疾病的预警信号,我深刻知道“工作与生活平衡”对于我而言是多么重要却奢侈的一件事。所以我仍旧休息着,调理着身体,享受着我人生中难得的悠长假期。等到弹尽粮绝,不得不工作,再去工作。再等到工作倦怠,再全职休息。没办法,这可能是体弱多病的我想要达成“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唯一方法。
对于木辛的年龄及工作焦虑感,我非常能够理解。看似淡定的我内心也充满恐慌。因为我非常清楚,我的身体情况不能承受高压力每天像在演“24小时”一样的工作。而如果我实行间歇工作法,势必在职业生涯上有断层。那么面对和我有同样学历同种工作经验却无比敬业时刻坚守工作岗位的竞争对手而言,我的阶段式逃离也会让我在竞争高薪工作时充满劣势。
这就是我说的“虽然看似有很多条出路,事实上内心也感觉无路可走”了。
写了这么多也只是希望作者木辛能够“宽宽心”,你现在的“安于现状”也不一定是不好的,起码身体器官不会出现过劳。那么如果把我们的生命当成是80年,相当于你的“健康储备”是比较好的。或许我们可以设想,我们现在的沉寂或者无为,是为了一个健康风险相对少的晚年做投资。这也是此刻的我,唯一能做的事情。我开始慢慢戒除工作时的饮食和休息习惯。通过慢跑,瑜伽,静坐,泡脚等方法,努力养成新的,对身体有益的习惯。我希望我的身体各项指标能够快点恢复正常,但我也知道,急不来。
我这些天在家看一些国学和幸福感的视频。其中有个意思是说:“三十而立是孔子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假如四十能立,只比孔子晚了十年,够不错的啦!”另一个意思是讲:“获得幸福感,欲望一定要足够小。像庖丁解牛,要那么细小锋利的刀片,才能在逼仄的骨头之间,游刃有余。”这两个意思送给焦虑的人们,和我自己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