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发声音 空姐被打案广州地方不买账(图)


空姐被打(网络图片/看中国配图)

中国上星期发生的一起官员涉嫌殴打空姐事件以及官方对事件的处理不仅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也引来中央级媒体官方微博的关注和质疑。但观察人士认为媒体监督公权力的力量仍十分有限。

上星期三8月29号,在合肥飞往广州的一个航班上发生了一起乘客与空服员争吵和肢体冲突的事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这起看似平常的事件在短短几天内就演变成一起震动全国的突发性事件,连中央级媒体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也加入了对事件的讨论。

根据这名空服员的自述和官方媒体的采访报道,广州市越秀区党委常委、区武装部政委方大国那天跟家人上飞机后因为对行李摆放安排不满与空服员争吵,将这名空姐拉扯,导致她手臂和颈部受伤。争执期间,方大国和家人摆出了官大欺人的姿态,事件在互联网上曝光后引发网民的强烈反弹。

*越秀区党委称方大国没打人 中央媒体质疑*

两天后,越秀区党委宣传部发表声明,称方大国一家当天登机较晚,就行李放置与空姐发生冲突,其家属与空姐拉扯,但方大国本人没有殴打空姐,之后还跟家属一起在派出所向这位空姐致歉。与此同时,那名之前指责方大国恶意打人的空姐也在微博上说,方大国和夫人已经做出真诚道歉,事件已得到妥善处理,之后她再没有在微博上露面。

然而,许多网民对广州越秀区党委宣传部在声明中称方大国没有打人的说法表示无法接受,并要求执法当局对飞机上殴打空姐、威胁航空安全的行为采取法律行动。

中国国家级媒体新华社在它的官方微博“新华广东快讯”和“新华社中国网事”上接连发文,质疑越秀区宣传部门是否对事件作过全面客观的调查。

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也罕见地发表声明,称注意到官方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与当事人之前的描述有所出入以及网民对事件的质疑,并希望当事人和其他乘客讲述事件经过,以正视听。

*官媒监督公权力力量有限*

不过,中国著名媒体人、前新华社资深记者杨继绳对美国之音说,国家级媒体中有人想说真话并不奇怪,关键是他们会不会因此丢了饭碗。

杨继绳说:“你新华社、人民日报的记者想说真话,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多的。在体制内,他们想办法尽量讲真话,在不影响饭碗的前提下。这是可能的。”

广州本地的官方媒体除了转载新华社微博和越秀区宣传部门的官方声明外,对越秀区官员涉嫌打空姐的事件保持沉默,而国家级媒体平时也鲜有监管中央权力机关的报道。媒体人杨继绳说,当地官员掌握了本地报刊采编人员的升迁任免大权,使媒体无法监管本地的权力机关和官员,国家级媒体也面临类似的处境。

北京时政评论员陈杰人说,从空姐被打事件以及地方当局对事件的处理来看,即使是中央级媒体也未必能监管地方的公权力。

Act 陈杰人:“这次为什麽中央的媒体监督不了广东广州一个区的事情呢,我觉得这里面深刻地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作为中央的喉舌,新华社监督和质疑地方政府这样一件事情, 但地方政府完全不买账,说明它并不对中央的官媒和中央的喉舌完全放在眼里。只要有权对这个事情作出决定、做出处分的机关不动,比如广东省不动、广州市不动的话,别说你一个新华社,就算全中国所有的媒体来监督可能也没有作用。”

媒体观察人士说,官方媒体是权力机关的延伸,只要中国没有新闻自由,媒体就无法真正对权力实施监督。

原题目:国家级媒体质疑空姐没被打 广州当局不买账?

本文节选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