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大学生下军垦 千名大学生葬海底

“接受再教育”运动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人民共和国的大地上已经崛起了434所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高等学府。

从1966年到1977年,历史却开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玩笑。

早在1966年,林彪就曾向毛泽东进言:要把大学办成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派人民军队进行军训是个好办法。当年12月31日,由林彪主持工作的中央军委发出通知,派军队进驻各大学进行军训。由于军队在人民中的良好形象,那次军训的确起到了稳定局势的作用。因此,两年之后的这一次关于“军训”的建议,很快得到了最高当局的同意。

1968年7月27日,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学生军训拉开了序幕。林彪以中央军委名义发出了一个十万火急的《一号命令》,这次行动决策与指挥的周密与迅疾,可谓空前绝后。

这一次“接受再教育”运动,从1968年初冬一直延续到1972年的春夏,100多万老五届大学毕业生奔赴全国各军垦农场,投入到“接受再教育”的熔炉中。

跳下去,你们将脱胎换骨!

在许多经历过那一次“再教育运动”的老五届大学生里,没有一个人会忘记这个名字——沉湖。确切地说,应该是1968年至1970年先后接纳过数万名军垦战士的军队沉湖农场。

当第一批接受再教育的军训团进驻那里的时候,沉湖只是一片茫茫的浊水污泥。而军训团的任务就是要抢在那个冬天的枯水季节到来之前,从浑浊的泥浆里开出一条横贯南北的“红旗干渠”来,把沉湖变成数十万亩良田。漫天风雪和遍地冰凌里,数万名军垦战士扛着铁锹,默默地行进着,从百里方圆的荒湖边缘走向那吞噬一切的荒湖中央。

突然,十五连带队的值日排长一声命令:“全连脱掉棉裤,跳!你们将脱胎换骨”。两百多人下意识地解开了腰带,褪下了棉裤,脱得只剩下一条短裤。当数百个血肉之躯跳进冰湖的时候,双腿仿佛插进了刀丛,泥浆里的枯菱角烂蚌壳楔入了一双双赤裸的双腿。不只是一个十五连,那一年下湖的近50个连队,都经历过这样的洗礼。

在湖对岸的女生连队里,在第一轮冒着严冬与荒湖的搏斗之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女同学失去了“生态平衡”,患上了妇女病和内分泌疾病。后来,当所有“接受再教育”的大学生军训连撤出沉湖,那里已经建成了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

数千名大学生葬身海底

牛田洋既不是田,也不是洋。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它恰好嵌在南海海潮回旋的中心,常年狂涛激荡,台风肆虐。

1968年秋冬之夜,沉寂荒凉的牛田洋一带忽然变得热闹来。

旬日之间,数千名身着没有领章帽徽的旧军装的年轻人拥进了海滩边的渔村。一杆“牛田洋围海造田军训团”的红旗也插上了海堤。来自某航空学院的李锋满怀豪情壮志,希望把这一带海滩开垦出来,种上优质的稻米。

1969年“五一”节,破例当上了副排长的李锋找到军训团政委,提出了一个要求:带着他的那个排,到海洋最前沿去筑堤。第二天,军训团就破例提拔李锋为七连“学生代副连长”,带领一支“围海造田敢死队”进驻牛田洋最南端的牛头岙。 给他的是超建制整整400人的一个“加强连”。就在灾难降临的前一天晚上,房东黎大伯神色凝重地对李锋说:“孩子,这围海造田的事该收手了。因为一场大风暴马上就要来了!”

李锋知道老渔民经验丰富,预测的风暴潮一定会来,他决心向首长汇报情况。 然而,他还没走到团部,就迎面碰上了指导员。指导员才听李锋说了一半,就连连摇头说:“不要再提此事!刚才团部开了动员会。上级命令,坚定信心,排除干扰,按期完成围垦任务。明天照样下海作业,违者军纪从事!”

第二天,“敢死队”按时开到了牛头岙。下午4时左右,风暴的前锋扫过了初筑的堤坝,一排翻着泡沫的乌黑浪头劈头压了过来,眨眼之间就把站在海水中的几个战友卷得无影无踪。第一波狂风巨浪之后,只有不到200人爬上了海堤……

当牛田洋周边惨遭“9号风暴潮”袭击的消息传到军训团团部时,数千名大学生早已深陷台风中心。

24小时之后,当救援的海军舰艇驶入满是尸体的牛头岙海面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一处海堤的凹陷处有个人还活着,他的手里紧紧攥着一杆破碎的“围海造田敢死队”旗子,他就是李锋。

没有人统计过在那次风暴潮袭击中,有多少大学生葬身海底。一些当事人估计,至少在千人以上,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乃至哈尔滨的上百所大专院校的毕业生……

本文留言

作者方堃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