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记者华青综合报道】有这样一个曾被忽略的群体,正悄悄进入公众视野﹐他们就是----- 失独父母。
他们中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八十年代首批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后遭遇到独子夭折。专家估算,在中国至少有100万个这样的失独家庭,每年大约还要新增7.6万个。
想逃 却逃不掉
这是盛盛父母九年的心灵挣扎。据半岛都市报报道﹐他们曾有过一个儿子,名叫“盛盛”,“茂盛、旺盛”的意思。2003年,盛盛突然因病去世。
从此他们没了幸福、快乐 、希望。他们想远离原来的生活,搬出了原来的房子﹔却还小心地把儿子小时的玩具、照片放在一个箱子里﹐留下个念想,希望能把孩子抓住,但从没勇气去动它。
9年的生活,处处充满这样的矛盾——想逃,却逃不掉。他们说,等到闭上眼那天,这事儿才算过去。
抢不回来的儿子
与死神抗争八天八夜,20岁的儿子盛盛没留下一句话,就这么去了。
那一年,林佑49岁,邵华47岁。
2003年4月23日,青岛居民林佑的人生来了个急转弯。
那天下午,上班的林佑接到学校电话﹐对方着急地告诉他,“你们儿子在宿舍里突然晕倒,家长最好赶紧来天津。”听到这个消息,林佑木了。因在儿子身上,林佑找不到任何有关身体虚弱昏迷不醒的踪迹。1983年出生的他,不到20岁个子就蹿到了一米八﹔这是林盛在天津读大学的第二年。
都知道林佑夫妻疼儿子。儿子爱看书,林佑就陪他一块儿藏书...邵华更是一天三顿饭,顿顿不重样,为孩子做的都是他爱吃的。
赶到天津看着昔日生龙活虎的儿子躺在病床上,始终昏迷的状态,夫妻俩揪心地疼。他们恨不得给医生下跪。他们拼死也要让儿子活过来,他们把儿子转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八天八夜没睡﹑整日眼巴巴地瞅著机器上的指标,盼著能变得正常点儿﹔最终还是没能抢回儿子。
心底的矛盾纠结始终都在
“没生过孩子的,不知道父母对孩子的感情 。孩子在国外,过年过节时也能打个电话。唯独我们这种人,什么也等不来。”他们有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他们每天都希望加班﹐就怕回到空荡荡的家。原本精打细算的邵华,也没心思管家了。她时不时就会哭一场。
“对门邻居和我们一块搬进来时,儿子还没结婚。现在人家孙女都好几岁了。”邵华说,生活的细节都时时刻刻刺激自己。就连给侄子做一个鸡蛋饼,也让她想起往事——这也是儿子非常喜欢吃的东西。不管怎么调整,9年多了,他们没有一天能把孩子忘了。
习惯以“某某妈妈/爸爸”相称
董毅去世14年了﹐心中难过时,董毅父母会离开北京去旅游。每次离开和返回,都会对着空荡荡的房间打招呼。
“儿子,好好看家,我们出去玩儿啦!”
房间空荡,整洁,像宾馆一般一尘不染。
“儿子,我们回来啦!”
房间依然空荡,整洁...孩子离开后,董毅的妈妈通过网络,结识了许多同命相怜的家庭﹔北京的几家时不时会聚聚,“我们的痛,旁人怎么能了解?”尚未坐定,几位失独母亲的声音颤抖起来。
她们习惯以“某某妈妈/爸爸”相称,很少提及姓名。
“别人这么叫我们的时候,就感觉孩子还在。”57岁的“小男妈妈”,随身总带着一块手帕,“不知什么时候眼泪就流下来了。”
“董毅妈妈”挺羡慕“小男妈妈”,“孩子是因病离开的,好歹陪着走完了最后一程。”
1998年,董毅在去同学聚会的路上遭遇车祸,没有留下一句话。
家境富足的“孙萌妈妈”今年64岁,她曾一心想为女儿创造更好的未来﹔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女儿26岁的生命。
大年夜,她端著饭碗突然大哭,一个人跑到女儿的墓地呆了两天两夜,哭着一遍遍抚摸冰凉的墓碑,直到手冻得没知觉。
已没生育机会 害怕“老无所依”
跟失去孩子的年轻父母比﹐他们好歹还年轻,还能生育,还会有孩子,还有希望。
“我们呢?”失去孩子那年,孙文霞(化名)39岁,原本有再生一个的机会。孩子生前巨额的治疗费,让她几乎没来得及悲伤,就背上债务继续生活。债务还清已是2011年,孙文霞已快60岁了。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总结,无人养老,无人送终,是很多独生子女夭亡父母普遍担懮的残酷现实。而入住社会养老院又面临着重复的刺激与伤害。
穆光宗直言,失独群体的产生是计划生育政策必然产生的结果,“我们应该善待他们,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才走到了今天.....”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