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常德会战 老照片里的深思(组图)

常德会战发生于1943年11月至12月,日本中国派遣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物资,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对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发动的一场战役。日军第11军出动约9万人攻克常德,中国74军57师苦战16昼夜,几乎以全军覆没的代价为中国军队形成对敌的反包围赢得了主动,6天后中国军队收复常德。在常德中国守军的阵地上,七横八竖躺满了中日两军的尸体,经一翻激战后,弹尽粮绝,全师官兵除个个别突围外,其余均战死。

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

最终的抗战胜利,可说是靠中国人民的血肉之躯和坚强意志取得的,中国有无数的投降理由,而几乎没有坚持的理由,不先辈们仍不惜重大牺牲,为后辈赢得了抗战胜利。从这些照片上来看,这些断垣残壁诉说了当时战况之激烈,在八年抗战以来,这些只是其中的片段而以。中共当权后,花了大把钞票去制造“顺溜”和“张嘎”这类的东西去告诉百姓说抗日功劳是中共的,但就算他们花几十亿,几百亿的钱,去制作这些洗脑的产品,也抵不过从这些平实'退色'又黑白的照片中,所透露出的真实的万分之一。

国军血战后成为废墟的常德城(以下皆可点图看大图)

美国飞虎队飞行员斯科特上校回忆,常德会战中,中国陆军第57师弹尽粮绝仍冒死奋战,坚守常德孤城。守将余程万将军在电报中痛求空军空投弹药。由于常德守军被围阵地已经十分狭小,用降落伞空投多半会落在日军阵地上,中国空军名将高又新想出了编织纺锤形的竹篓,内装弹药进行精确空投的办法。有弹性的竹篓使弹药不会在落地时损坏,而竹篓不会随风飘移,依靠中美飞行员优异的飞行技术,又可以准确地投掷在守军的防卫点上。

在衡阳机场指挥空投的斯科特上校看到一幕令他难以忘怀的景象每当一架飞机落地,中国地勤人员就会“发疯一样”地推着装满了子弹的竹篓迎上去,用最快的速度为飞机完成加油和挂装,于是飞机又飞向常德。斯科特注意到这些竹篓上凝结着斑斑的血迹,令他十分惊异。

为前线编织竹篓的是当地女子中学的学生们,锋利的竹片把她们柔嫩的双手割得鲜血淋漓,而她们依然彻夜不停地编织着下一个竹篓,以至于每一架飞机降落的时候,新的满载着弹药的竹篓都已经在等待着他们送到前线。

斯科特看到的,就是这些中国女孩子们在竹篓上留下的血迹。

飞行员们回忆,弹药投下后常德守军把帽子抛上半空,欢声雷动。这一战,史称“八千虎贲死守常德”。

常德会战中国军俘虏的日军(以下皆可点图看大图)


常德会战中国军击毙之日军尸体

常德保卫战幸存老兵金乃忠的回忆:

10月,常德保卫战打响,我排守在东门外鸡婆湖。常德城郊有一座山叫德山,居高临下,瞰制全城。德山太重要了,我们都知道,每天都在谈论德山消息。那时德山战斗激烈,双方几经攻防,拉锯战,伤亡惨重。我记得有一次余师长命16团二营副营长刘鹤铭组织敢死队,命他夺回德山。刘个子不高,黑黑的(黄埔16期,江西萍乡人),临危受命,经过二昼夜冲杀,多次白刃肉搏战,多次负伤,最终为国捐躯,年仅26岁,此事我们当时印象最深。

常德打的太惨了,我身边的人除少数受伤,多数阵亡,全排不是伤就是死。我的膝盖中了两枪(贯穿伤),也只能简单包扎而不能下火线,当时只有头部,胸部受伤才可以下撤到医院抢救,手部脚部受伤哪怕是只会爬也是要留在阵地上的,我用轻机枪,当然也干掉了不少鬼子。

常德保卫战结束时,我们不知道余师长已突围,当时已是各自为战,我们一些伤兵与一些伙夫文职人员躲在残垣断壁,城内局部还是有战斗的,能听到枪声。

常德城内尸体腐烂发臭,敌我尸体交错,最后是请百姓帮忙掩埋尸体,我记得还为我方将士建造了烈士墓。

那次战役后,我后来再也没有去过常德,但总在梦里想起,不知道常德东门外鸡婆湖还在否?我排战士大部分牺牲在那里,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地方。

常德会战中国军缴获的武器装备(以下皆可点图看大图)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