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纵横】中共网络监督(图)

社交网是网络的新宠,注册网民人数众多,对许多企业来说,社交网承载的信息是巨大的金矿,从中可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喜好﹑对品牌的认可程度,乃至预测未来的消费趋势,最近,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用在分析中共对社交网站的监测上,有不少发现。

中共雇佣着一支庞大的网络军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中共对网络监控的规模到底有多大﹖还是未知数。

香港大学开发出了一种软件,叫聚焦微博,用来采集和分析新浪网上三十万注册用户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有影响力的博客网站,除了蒐集消费方面的信息外,他们还能观察哪些博客不久之后就消失了,很显然,这些博客被过滤了。

比如说,七一前三天,大量关于香港市民准备游行抗议的帖子被过滤。很多帖子不直接用抗议的词汇,而是用正在登陆的台风来隐喻七一大游行,这也说明,监控网络不能广靠技术,还得需要大量的人力。

盖瑞﹒金是哈佛大学教授,他2007年的时候成立了自己的技术公司,专门帮大公司观察消费趋势,他的技术出了搜索关键词汇之外,还用专门的数学公式,分门别类的预测消费者习惯和趋势。

去年,金教授开始分析中国的社交网络,对几乎一千四百个论坛上的一千一百多万条帖子进行分析。他根据政治敏感度选择了八十五个类别,从内蒙古抗议游行到网络游戏等等。金教授的研究发现,中国大陆13% 的帖子被过滤了。

最容易被过滤的帖子是那些在敏感日子号召机会抗议的,那些批评党国领导人和国家政策的帖子到不怎么过滤。

绝大多数的过滤都发生在 24 小时之内,金教授的报告说,能做到这一点,需要大规模类似军队般的协调,因为中共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决定那些敏感词需要过滤,然后再传递给成千上万的网络警察执行

除了找到那些帖子会被过滤的规律之外,金教授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政策趋势。比如说,中国跟越南交恶的那段时间,相关帖子被过滤的相当快速和频繁,但是在去年6月北京政府跟越南签署和平协议之前五天,就不怎么删帖子了。

再有,关于艺术家艾未未的帖子也被过滤的很厉害,但是在逮捕艾未未的前几天,帖子就不怎么删了。中共雇佣了庞大的网络军队,就是不让老百姓看到真相,不让老百姓讨论真相,但是这种显而易见的过滤手段和模式,却透露了中共下一步的政策走向。这下,中共维稳经费超过军费,大家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吧。

本文留言

作者东方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