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幕﹑成绩公布,九百多万莘莘学子十年寒窗算是划上了句号。毫无疑问的,每年高考的日子,已经成为所有年轻人学业中最重要的日子,也是全中国最重要的日子,高考的三天时间内,一切都得为考生让路,交通管制,压低噪音,蟋蟀﹑知了跟蛤蟆恐怕也没好日子过。
有新闻报导说,一位高中毕业生的父母遭遇车祸,母亲死亡,父亲受重伤,但是落实和亲戚愣是把消息隐瞒几乎两个星期,好让这位高中生没有精深压力的参加高考﹔还有一条新闻,在陪女儿去高考的路上,一位母亲被车撞了,警察和旁观的路人都劝女孩子继续参加高考,结果她第二天才去医院看母亲,这一做法,得到了父母和网民的肯定。
高考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在中国的就业命运。如果你的高考成绩在顶尖的8.5%之上,你就能上一本,这意味着将来能有个薪水不错的白领工作﹔如果你是最顶尖的0.5%,能到C9大学读书,你毕业后十有八九政府部门或者国营企业谋个职位,要知道,当公务员不但工作稳定,而且能有相当的机会聚敛财富。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考无疑是普通老百姓翻身的唯一的一次机会,这也就是高考那么紧张,最后一年,高中生几乎什么都不学,一年365天,一天十个小时全天候准备高考的原因。很多过来人,其中不乏高考的佼佼者,都对高考体制不认同,因为高考绞杀了年轻人的创造力,成了没多少知识但很会考试的人。
命题作文算是高考当中最有创意的一项内容,两个月前,一位司机为保护乘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成为大新闻,一位参加高考作文评分的老师透露说,有70%的作为都以此作为例子说明问题。
有学者分析说,中国90%的创造力被高考扼杀。跟高考相比,美国的高中毕业考试,SAT要容易的多,而且可以考多次,选一个最好的成绩申请大学﹔而大学招生也不只是看SAT的成绩,更重要的是看高中成绩,看老师推荐信,看有没有特殊的才能。
在中国和美国都有补习,中国的补习是为了弥补不足,比如数学不够好,就参加数学补习班,好提高高考分数﹔而美国家长往往是给孩子补习强项,比如孩子国际象棋下得好,那就着重培养﹔孩子数学方面灵光,就会努力更上一层楼一层楼,因为许多大学,尤其是名校,非常看中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会以奖学金的手段来争取特殊人才。
在本人来看,这是中美两国教育的主要分水岭,这也反映了两种对人才的不同定义和价值取向。一方面,美国人不断抨击自己的教育制度,认为学习的广度和强度根本就不够,比起东亚国家远远落后﹔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富裕的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国际学校,不参加高考,直接参加美国的SAT考试,直接申请到美国读书。有意思吧?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