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之服——戏衣(组图)

戏曲服装是在历代演出剧目不断丰富的情况下积累起来的。为了适合舞台上演出,先辈艺术家们逐渐把历史服装和歌舞服装加以融合,在样式色彩和图案花纹上,结合舞台表演的要求,不断加以夸张、美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衣箱制度。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演出剧目的不断增多,只能根据代代相传的穿著打扮来塑造出剧中人物的扮相;只能从角色的身份性别和文扮、武扮上加以区别穿戴。有一些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象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形象,在明代已经是定型化的。

根据所扮人物的身份而形成的穿戴规制是通过盔头、戏衣、戏鞋、以及各种附件的样式来表现给观众。

盔头 是剧中人所戴各种冠帽的通称。大体分冠、盔、巾、帽四类。冠多为帝王、贵族的礼帽;盔,为武职人员所戴;巾,多为软件,属于便服;帽类最杂,自皇帽至草帽,有硬有软,名目繁多。

戏衣 泛指蟒、靠、帔、褶等戏曲服装。传统戏衣名目很多,但从基本样式来看,重要的约有20种左右。戏衣的色彩分上五色、下五色。上五色为黄、红、绿、白、黑,又称正色。下五色为紫、蓝、粉红、湖色、古铜或香色。又称副色。对于副色的运用,实际上早已超出以上五种的范围。在质料上,早期多用呢、布,后来主要采用缎、绸、绉等丝织品。戏衣的纹饰多种多样,刺绣精美,因此戏衣也是独特的舞台工艺美术品。现在的衣箱大体上是明末奠定的基础,清代的戏曲演员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加工。

戏鞋 泛指传统戏曲演出中的各式靴鞋。主要有厚底靴、虎头靴、快靴、洒鞋、彩鞋等。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