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看眼病换多个医生 病历均为“同上”(图)

66岁的刘女士(化名)去年5月份左眼玻璃体出血,住院治疗了1个多月,出院后的她仍然感觉眼睛不舒服,再次来到医院检查。这一次,刘女士依旧被门诊医生诊断为左眼玻璃体出血。可是,刘女士的眼疾非但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痛感增加,视力也越来越模糊了。不敢麻痹大意的她重新请专家诊治,检查发现为“视网膜脱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年过花甲的刘女士不仅身心饱受病痛折磨,还要承担高昂的手术费用,她致电金陵晚报法援热线投诉医生误诊,“医生只是参考我之前的病历,都没有用手电照照我的眼睛”才导致她的眼疾恶化。

医生诊断结果“同上

去年5月份,刘女士左眼玻璃体出血,在一家医院住院治疗了1个多月后,出院回到家中。可是,回到家中的刘女士依旧感觉眼睛不舒服,“总感觉眼睛视力模糊。”刘女士告诉金陵晚报记者,发现这些症状后,6月30日,她又带着病历来到医院检查,果不其然,医生诊断为左眼玻璃体出血,开药、治疗。吃了十多天的药,病情不见好转。7月17号,她再次来到医院检查,此时,换了一位门诊医生,刘女士向医生出具了自己的病历,并叙述了大概的病情,医生在病历上仅仅写了“同上”两个字,再一次诊断为左眼玻璃体出血,并告诉她,效果不会“立竿见影”,需要再吃一段时间的药。尽管半信半疑,刘女士还是听从医生的意见,回到了家中。

8月5日,刘女士已经服用了一个疗程的药物,可是眼疾给她带来的疼痛感反而加深了,这一天,她又一次来到医院门诊。接待的又是一名“新”医生,刘女士称,跟上一次一样,她递交了自己的病历,并称左眼一直不舒服。可让刘女士失望的是,这位医生只是开口询问自己的病情,并未使用任何仪器检查。与之前就医经历一样,该医生再次在病历上标注了“同上”,并让其继续“巩固治疗”。

8月14日,刘女士左眼疼痛难忍,并伴有眼前冒金光的症状,在家人的陪同下,她再一次来到医院检查,尽管门诊医生对病情的诊断依旧“同上”,但刘女士和她的家人“不再相信这样的诊断了”。最终,经过B超检查,刘女士左眼“视网膜脱落”。

为治疗,六旬老人趴着睡了3个月

“原来是左眼视网膜脱落了,怪不得这么难受。”刘女士称,看到这样的检查结果,家人除了气愤,更多的是在张罗治疗方法。刘女士形容接下来的治疗为“梦魇”,因为医生称其视网膜脱落已有1个多月,不仅要进行多次手术,还需增加“打油”、“取油”的治疗环节,“打油”就是用硅油填充眼睛。经过大半年的治疗,目前刘女士的眼疾已得到控制,只需再进行一次手术,植入晶体,便能痊愈。

但每当回忆此次治疗过程,刘女士就气不打一处来,她称,那些增加的环节,让她多痛苦了3个月。“打油”期间,她都必须配合趴着睡觉,“整整3个月啊,我都趴着睡!”刘女士无奈地说:“我咨询过了,医生说,我左眼视网膜脱落至少拖延了1个多月,要是可以早点发现,我就不需要‘打油’。”刘女士回想,之前的1个多月时间,自己前后看过4名医生,每个医生都是仅仅依照以往的病历,就诊断了病情,没有一位医生查看过自己的眼睛。刘女士不禁产生了疑问:“医生究竟是看病呢,还是看病历呢?”因此,她致电金陵晚报法援热线,投诉医生的“不称职”,怀疑是医生的疏忽,延误了自己的病情,自己才会受这份“罪”。

承认医生责任心缺乏,但并不存在误诊

得知刘女士的经历,金陵晚报记者陪同她再次来到该医院,关于刘女士反映医生看病仅靠病历的做法,眼科主任解释:“医生结合病史以及临床诊断治疗,是没有问题的。”并且表示,当确诊刘女士左眼视网膜脱落后,医院制定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从目前患者恢复状况看,手术的成功率很高。并且,视网膜脱落观察期一般为3个月,在该允许时间范围内进行治疗,均不是误诊,综上所述,不存在误诊一说。

刘女士质疑“左眼视网膜脱落至少拖延了1个多月”,该主任解释,非外伤性视网膜裂孔伴自发性玻璃体出血的患者,临床并不少见,但往往由于玻璃体出血,就诊时无法窥清眼底。

为何4位医生仅仅依靠病历,就对病情下诊断呢?这位主任称目前最关心的是患者治疗一事,承认有些医生缺失强烈的责任心,会对这些医生进行批评教育。

最终,在金陵晚报记者的协调下,医院与刘女士达成一致协议,刘女士称对解决结果满意。

律师:建议双方协商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林晨律师认为:刘女士虽然在该医院曾经住院治疗过,且再次求医也在同一医院,但该医院仅凭原来住院病历在没有进行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就诊断刘女士是同一原因引起不适,显得有些武断。并因此耽误了刘女士的治疗时间,给刘女士的身体带来了痛苦。建议医患双方可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刘女士的后期治疗问题,如果双方协议不成,刘女士也可以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以确定医院在就诊过程中的责任,并以此来申请医院进行赔偿。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