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时代为何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图)

本文核心:那时小偷不会去偷穷的连裤子都没有的人家,旅客是最重要的目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对毛时代的一种讽刺,那时的国人除了够级别的干部家庭有特供的东西外,人们基本上是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一穷二白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状况,就是你开着门小偷也不会进你家偷东西滴,当然那时政府宿舍大院是小偷溜门撬锁的好去处。

毛时代路不拾遗?

有人说:“毛时代时社会风气好,人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那?其中必有文章;要是看看放出该言论者的情况,人们发现他们根本没经过毛时代,甚至他们的父母在那时也是个小娃娃。

作为长在红旗下,生在建国初的老红卫兵和老三届知青,有必要有责任把当时的事情讲出来作为备忘录,让年轻人了解实情,不然就会让极左分子钻了空子大做文章了。

毛时代是个不堪回首的时代,被折腾和折腾人是那时的特点,折腾的目的不外乎为了权利,不管不顾的煽情和煽动百姓折腾就是为了打倒这个头,上来那个头。那时的上层领导就象是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那时的群众组织和派别多如牛毛,司令、军长满天飞,杀人武斗是家常便饭,人们没有安全感。那时国家在大折腾,省内有中折腾,各厂矿机关小闹脱,人们在毛的指引下折腾不止,斗争不断。

那时人们的社会相处关系非常的复杂,基本上是在互不信任中相互盯梢,同事之间非常的警惕。人人基本上都是小人,要互相监督相互检举,随时注意自己和别人的言行,个个要表现的对伟大领袖的绝对忠诚,爹亲娘亲不如毛老头亲。当时如果有人举报你不忠于老毛的话,你基本上就死定了,甚至家庭成员都处在相互监督之中,如同现在的朝鲜实施的红色恐怖。

那时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品极度缺乏,所以能吃的东西和能用的物品基本没到发粮票或票证的时候就用完了。小偷是不会光顾家徒四壁和空空如也的房间滴。那时的小偷注意的是机关食堂,单位的储藏室;那时的单位食堂的管理员基本上都是小偷,所以才有不少人要争当厨子和管理员。

当年的小偷目标是粮站或粮店,不是那里的粮食而是粮票,特别是一些家庭妇女去取粮票时才最容易下手。商店也是下手的地方,这根现代小偷的目的差不多,除了能偷到钱财还能偷到票证。那时的旅店和火车也是小偷下手的地方,主要偷旅客随身携带的财物和衣物鞋帽。本人在从云南抽队回家的路上最可笑的事情就是要把鞋子放在枕头下面,把脱下的衣物放在被褥下面,因为当你睡觉时很可能被小偷偷走你的衣服和鞋袜;那时经常有旅客被人偷的只剩下裤衩或内衣光着脚回家。要知道假如你在旅馆中被小偷偷走衣服后是没人给你一件衣服或鞋子滴,如果给了你,他穿什么?并且那时的衣服是要布票的,给你一件衣服他就少穿一件。小偷所偷的衣服大多数是有补丁的,没补丁的衣服很少也很值钱。

那时小偷不会去偷穷的连裤子都没有的人家,旅客是最重要的目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对毛时代的一种讽刺,那时的国人除了够级别的干部家庭有特供的东西外,人们基本上是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一穷二白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状况,就是你开着门小偷也不会进你家偷东西滴,当然那时政府宿舍大院是小偷溜门撬锁的好去处。

毛时代在边远农村八九岁的孩子基本是光着屁股没有裤子穿的。当年外国人说中国人几个人穿一条裤子,虽然是对中国的恶意攻击,但是在边远农村也是事实;大家看到的现代城市中的讨饭佬的打扮,绝对比那时的农村队长穿的好。那时在北方农村,只要结婚生子后,在夏天妇女有不少光着膀子。别说农村了,就是在北京城内上了年纪的妇女也常有光膀子的事。

现在有人放风说:“在毛时代,特别是文化革命期间的社会,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想,这是别有用心的。是极左势力又要瞎折腾的前期准备工作?!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