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宗商品违约之谜

过去两周,中国的热煤和铁矿石买家纷纷取消合同,令价格大幅下挫。

取消合同背后的原因,成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一个热议话题。

分析师和交易员们对此提出了两套截然不同的理论,它们会给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带来的影响也几乎相反: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买家不需要这些原材料,因为需求不大,而库存很多——这一假设偏悲观;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需要这些原材料,买家们违约是想利用价格下跌的机会,计划以更低的价格重新采购,这种假设则偏中性或乐观。

这两种假说都曾在市场上应验过: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买家曾大规模违约,原因是需求下滑。

但在2010年,当对欧元区的担忧导致价格下跌时,中国客户曾再度违约,不过却在不久之后以低得多的价格重新订货。

大宗商品交易员表示,眼下这两种理论可能都在发生作用。

中国大宗商品目前需求低迷,而且库存确实处于高位。上月发电量(衡量热煤需求的一个指标)仅增加0.7%,较2011年和今年早些时候的两位数增长率有明显下滑。

另外,根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Coal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Association)的数据,中国公用事业单位的热煤库存上周升至相当于26天的消费用量,较去年同期的16天增加62.5%。

但中国买家的违约浪潮是在铁矿石、尤其是热煤价格下跌约10%、跌破关键阻力位之后才开始的。

上周在新加坡,基准铁矿石合约(含铁量62%的铁矿石)价格跌至每吨130.5美元,为2011年11月初以来最低。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的热煤价格(亚洲基准)跌至每吨93.5美元,为2010年10月以来最低。

由于中国国内一些交易员通常不会就煤炭和铁矿石的价格风险进行对冲,本轮价格下跌让他们遭受了巨大损失。延期和取消交货现象就在此时明显增多,使得许多货物被遗留在海上。

大宗商品交易员表示,对于投资者情绪来说,本周将至关重要:中国买家是否会在谈判后以更低价格取走违约的货物。

如果此轮违约浪潮是对价格下跌的反应,而非需求真正下滑,那么市场情绪可能出现改善。

然而,如果价格谈判不能尽快达成一致,而且中国买家仍然表示不需要这些原材料,那么市场可能会再次受到打击。

另外,大量遭遇违约的货物正在亚太市场上寻找买家,这可能导致一些交易商将货物低价抛售。

本文留言

作者哈维尔•布拉斯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