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美味同时保证健康 调味有妙招(图)


 

都说“好厨师一把”,美食往往也意味着盐分的增加,但这对高血压、心血管病、肾功能受损的病人,都是一个极大的麻烦。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天吃6克盐最为理想,而我国居民的日均摄盐量超过12克,有些地方甚至高达20克。许多中年人不能改变爱好浓味的饮食习惯,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味觉灵敏度往往会明显下降,更喜欢放更多的盐和酱油。可是不放盐,少放咸味调味品,菜能好吃吗?

其实,解决问题并不难,只要注意食物的烹调方法和调味方式,就可以在获得美味的同时保证健康饮食。

晚放盐。要达到同样的咸味,晚放盐比早放盐用的盐量少一些。原来,人体味蕾上有咸味感受器,它与食物表面附着的钠离子发生作用,才能感知到咸味。如果晚些放盐,或者少放些盐,起锅前烹少量酱油增味,盐分尚未深入到食品内部,但舌头上照样感觉到咸味。如此,就可以在同样的咸度下减少盐的用量。

多放醋。酸味可以强化咸味,多放醋就感觉不到咸味太淡。因此经常在菜里面放点醋可以减少盐的用量。做菜时加些番茄酱、柠檬汁,也有一样的效果。节日期间多一点酸味,不仅可以让疲惫的味蕾为之一振,还能促进消化、提高食欲,并增加矿物质的吸收率,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少放糖。少量的盐可以突出大量糖的甜味,而放一勺糖却会减轻菜的咸味。所以,需要控制盐分的人最好能避免吃放糖的菜肴,包括糖醋菜和甜咸菜,也要少吃蜜饯类小吃,因为吃这些食物必然会无形中增加盐的摄入。

适当加调味品。咸味不足的食品往往淡而无味。此时,如果加点辣椒、花椒、葱姜蒜之类的香辛料炝锅,再适当放些鲜味调味品,可以使比较淡的菜肴变得更好吃一些。表面上撒一点芝麻、花生碎,或者淋一点芝麻酱、花生酱、蒜泥、芥末汁、番茄酱等,就显得更为生动可口。同理,如果烹调原本味道浓重的原料,如番茄、芹菜、香菜、茼蒿、洋葱之类,便不妨少放盐了。

肉类先腌后烤。肉类稍微用酱油腌一下,然后放在烤箱里面烤熟,不仅一滴油也不用放,还能把其中的脂肪烤出来一些。表面有点咸味和香味,内部味道是较淡的,减少了不少盐分。生鲜蔬菜切块,或者先把食物蒸熟,然后用少量调味汁或调味酱蘸着吃,也可以避免食物内部接触盐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