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琴通天地 通万物 通神灵(图)

 2012-05-21 13:2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Getty Images

琴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人将琴作为联结人事与天地鬼神的工具,更能藉弹琴或听琴,起到克制过分欲望的作用,使思想行为合乎礼义。

童年时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学音乐的小孩不会变坏。”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可以陶冶人心,培养气质。不过这句话指的是学钢琴。而学钢琴早已成为小孩学习才艺的首选。要说起学琴修身养性的作用,那就不能不谈谈中国的古琴了。

琴、棋、书、画合称“四艺”,乃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必学的艺术专长。其中琴为四艺之首,常作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是文人的必修乐器。《礼记.曲礼下》云:“士无故不撤琴瑟。”可见古琴与知识分子息息相关,而且古琴与修道有关,有“神器”的地位。如此重要的文化产物,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不少有趣的故事。

伏羲造琴 含天地玄机

古琴的创造时代久远,如同许多远古流传的事物一样没有确切的纪录,古琴也有着各种初始传说,较广为流传的是“伏羲造琴”。

不少文人在记载中曾提到伏羲造琴一事,其中以清代白话小说《警世通言》描述最为详细,在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有这么一段:“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见五星之精,飞坠梧桐,凤皇来仪。凤乃百鸟之王,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伏羲氏知梧桐乃树中之良材,夺造化之精气,堪为雅乐,令人伐之。其树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取上一段叩之,其声太清,以其过轻而废之;取下一段叩之,其声太浊,以其过重而废之;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斫成乐器,此乃瑶池之乐,故名瑶琴。”文中叙述伏羲造琴是因为看到凤凰栖于梧桐树,因此认为最好的制琴材料是梧桐,而且以中段为佳。

琴的造型尺寸和弦的数量也是颇有来头:“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闰月。先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征、羽。”琴的尺寸为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就是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原文中的三百六十一为旧制尺寸,意义相同,因为天文认知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厚度两寸则是代表两仪,琴面为弧形、琴底为平,象征“天圆”、“地方”,琴上十三个标志泛音位置的徽,代表着一年十二个月及闰月,五条弦则代表五行五韵,所有的数字都有代表天地自然的含义,更可知纪录中古琴具通天地、通万物、通神灵的神秘色彩。《尚书》:“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说明乐、诗可以移风易俗,治理天下。可知最早的琴为五弦,象征五行,后周文王为了纪念被妲己害死的儿子伯邑考,在五弦上加了一根弦是为“少宫”,之后武王伐纣时为了让战曲更有气势,于是又加了一根弦是为“少商”。此后古琴多了一种七弦琴,因为这段原由,又称为“文武七弦琴”。

尧帝制琴 天赐神曲〈神人畅〉

除了伏羲造琴之外,还有许多造琴之说,其中也包括“尧”。而尧帝制琴,还有一段天赐神曲的故事。

据说尧造了琴,让世间开始有了音乐,那时以琴所奏的音乐皆是为了修身、定神、祭天,所以是神器,甚至可以作为治国的工具。天神见尧创造了可以陶冶人心的琴,便赐予他一首〈神人畅〉,是神人皆得欢畅之曲。这首曲子大篇幅使用泛音,清澈空灵,妙不可言。此乐曲的出现,与汉代崇尚神仙方士的社会思潮是分不开的。琴曲一直流传至今,或许是现吁传说中最久远、最古老的音乐。

南宋刘籍所著的《琴议篇》中写道:“琴者,禁也。禁邪归正,以和人心。”古人认为,音乐能有助于使人心达致和谐,藉由音乐修去身上的恶,从而产生善。《唐书.乐志》曰:“琴,禁也。夏至之音,阴气初动,禁物之淫心也。”也是同样的道理,古琴的修身功能是上古文献中多有强调的,以期行事能克制、慎重。

师文领悟天地自然 奏出美妙乐曲

《列子》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郑国的师文随鲁国的师襄学琴,学了三年也没有办法弹成一首曲子。师襄觉得师文毫无音律的天分,是个音痴。师文告诉老师:“我弹不出曲调并非手拙音盲,而是没有领会音乐的内涵。请您再给我些日子吧!”

过了些时日,师文告诉师襄自己已经领会琴乐的内涵,只见他随意拨弄琴弦演奏,那音律已和过去完全不同,曲中有天地自然、四季风景:“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回,草木发荣。当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霜雪交下,川池暴冱。及冬而叩征弦,以激蕤宾,阳光炽烈,坚冰立散。将终命宫而总四弦。则景风翔,庆云浮,甘露降,澧泉涌。”师襄听得如痴如醉,赞赏不已:“你的演奏真是太美妙了!即使是师旷的清角之曲、齐国邹衍的律管之音,也无法与你相比呀!若他们听到此琴曲,必会带着琴萧前来拜你为师!”原本学艺三年都不成一曲,却在短时间内变成高手,差别是对天地自然的领悟。古琴的神秘性,以及神奇的音乐效果,在上古时代的琴学文献中时常可以看到。此即透过一种修道以提高心性,方能奏出美妙的乐曲。

现在的音乐教育大多重视乐理,对内在的教学也多只是注重如何表达情绪。无论东方或西洋,古代音乐大多有着祭祀、颂神、提升精神的内涵,更能藉此内修心性,移风易俗。古人将琴作为联结人事与天地鬼神的工具,更能藉弹琴或听琴,起到克制过分欲望的作用,使思想行为合乎礼义。让孩子学习音乐之前,若能先教他们安定心性,方可体悟音乐的深意,也才能真正实现“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的意义。

来源:看杂志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