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最大风险不是通胀而是滞胀

最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高增长、低通胀。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尤其是在一个国家的整体劳动力价值处于高增长的周期时。当前,中国必须维持适度增长,用增长来覆盖通胀,用增加收入缓解物价上涨给广大劳动者带来的压力。中国经济再下滑,就是滞胀,它比高通胀更可怕。在笔者看来,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急需防滞胀,货币政策预调微调预期不能变。

中国经济在今年年初以来持续下滑,这是预料之中的,稍微有分歧的意见来自于对未来通胀水平的看法。很多人认为高通胀环境没有明显的消退,因此还要继续抗通胀。而笔者认为,3月份CPI等重要宏观经济数据,再次表明中国经济在持续了近两年的严厉货币紧缩之后,已经开始显现下滑速度快于CPI回落速度的迹象——PPI连续28个月下滑,3月份还出现负增长;外贸进出口连续几个月不振,说明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已经进入 “滞胀区”,经济下滑加快,通胀率却很可能继续上升。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的通胀率上升周期与劳动力价值上升周期是相吻合的。而按照经济规律,劳动力价值出现明确的上升周期,往往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了一段之后,即经济高速发展在前,劳动力成本调整在后。整个周期上的“错位”,使中国经济进入减速周期,劳动者收入却有可能继续大涨。比如去年宏观调控虽然越来越紧,但农民工工资却普遍上涨,今年月嫂的工资又上涨了30%。广大低收入人群收入普遍上涨,必将推高基本消费品价格,尤其是食品价格,而我国的CPI篮子恰恰是以食品为主(占50%以上)。

新兴经济体的通胀率都很高,这与经济超高速发展关系很大,尤其是与资源关联度最大的商品,上涨幅度要超过一般商品。如果拿中国的汽油零售价计算,20年前只有不到两块钱每升,现在已经超过8元了——翻几倍的商品还有很多,但大都是与资源关联度最高的商品。笔者注意到,虽然中国经济和全球很多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都在下滑,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仅仅是震荡加剧,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破位下跌趋势,原油价格还在创新高,对中国的CPI仍然构成上行压力。

此外,中国的物价管制在今年将被削弱,市场化趋势将要求我们容忍一些基础商品价格的上涨,比如水、电、气要调整价格形成机制,由此还将推升物价。在经济全球化之前,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力价格相比发达国家要差几十倍。按照经济规律,在有比较的前提下,成本和利润是趋向平均的,中国在没有国际比较时代的人力成本,只能以吃饱饭为标准,极低。近十几年来,国际比较不断地加深,劳动力成本低谷状态越来越无法维持,直到近两年不得不出现大幅度调整,很多劳动者出现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情况,自然会推升CPI、尤其是与改善生活直接相关的消费品价格。只要这个趋势还在延续,CPI就不会有明显的回落。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今年的CPI涨幅很难控制在月均4%以内,2月份的低点,很可能就是全年的低点。4月份以后,国家将更注意宏观经济环境调整,对通胀率则会采取稍微容忍一点的态度。为什么?主要矛盾是经济,是防滞胀。要让经济尽快摆脱“滞胀区”,必须实行一定力度的经济刺激政策。要让经济增速快于CPI增速,让居民收入增长能够覆盖物价上涨。做到这一点,需要适度地松货币。

虽然3月CPI数据公布后,A股市场很悲观,一直在探底,绝大多数人都以为中国央行不会在4月放松银根,不会降低存准率。但笔者认为,保增长将很快被放在今年工作的首位。只要通胀率仍然徘徊在4%附近,不出现高通胀蔓延的迹象,央行仍将按照年初的预期,从4月起逐步地降低存准率,并结构性地放松信贷。当前,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国家级基础建设项目出现大面积停工,防范资金链断裂的连锁反应,同时要保证市场急需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贷款量要适度增加,预计4月CPI增速将摸到4%,而宏观经济也将在这一个月见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何志成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