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温家宝异动”(图)
--向中国国有垄断行业开炮

中国官场流行一种“六十岁现像”,说的是官员们到了退休年龄,在权力即将远离自己而去的最后一刻,常常铤而走险,以权谋私,大捞一把。因此,六十岁的官员们“犯事儿”的现像非常普遍。作为政治局常委的温家宝,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了。因为是常委,他的退休年龄不是六十岁,而是七十岁。在即将退休的温家宝那里似乎也有与“六十岁现像”近似的东西,那就是退休前的“温家宝异动”。

近来发生的比较经常的“温家宝异动”主要集中在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吁上。温家宝在政治体制改革这个不属于总理管辖的范畴不断地发话,引起了舆论的普遍关注。

而最为精彩和勇敢的“温家宝异动”则发生在上个月两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会上温家宝主动对“重庆模式”和薄熙来本人进行了声色俱厉地批评。四月初,“温家宝异动”又有了新一轮的目标:温家宝利用到广西和福建等地视察的机会,突然向中国国有垄断的代表行业—金融业发起了进攻。

据中国的官方媒体报导,温家宝公开评论道,“中国的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并且指责“少数几家银行处于垄断地位”。虽然对银行业垄断现像的批评在中国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是这个批评出自中国经济事务的主管温家宝之口,这倒是一件罕见的事。与以往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吁和对重庆模式的批评不同,温家宝这一次批评的对像属于自己管辖的范围。因此,这一轮的“温家宝异动”还是有些新意的。

与石油、电力、通讯等行业一样,中国的金融业向来被视为中国国有企业垄断的领域。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截至二零一一年底,工、中、建、农这四大国有和国家控制银行的市场份额接近百分之五十,实现利润则高达百分之六十。与这四大国有垄断银行大量赢利共生的现像则是:一方面民间金融机构发展极端困难;另一方面大量的中、小型工商企业由于贷款困难而倒闭。

有人说中国国家垄断行业发的是“霸王财”,这一点儿也不假。他们能够赢利,不是靠经营有方,而是靠国家保护。一方面在行业的进入门槛上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对这些国家垄断的行业给特殊政策。以中国的银行业为例,除了入门的限制之外,银行放贷利率基本上实行的是市场化,但是在普通居民储蓄利率上则延续计划经济的政策,逼迫实行低存款利率。正是这种依靠国家权力保障的存贷利差,为银行带来了高额利润。

令笔者感到有些纳闷的是,中国银行等行业的国企垄断问题绝对不是一个新问题。让国有和国家控股企业在这些行业实行垄断的政治逻辑是“保持中国政府对战略产业的控制”;经济逻辑是“为了让中国这个新兴的市场经济能够有自己的国家队来抵御跨国公司的经济入侵”。温家宝担任总理已接近十年,而在此之前也曾经担任负责金融的副总理。为什么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温家宝没有能够对金融业的国有垄断采取措施,直到退休之前才进行呼吁?

温家宝或许有他的苦衷,他可能被控制一切的党的机构所羁绊而不能够实行自己所希望进行的改革?或者他是直到即将下台的时候,通过中国现有经济制度不断积累的矛盾才看到国有垄断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对中国民间企业的伤害?或者他只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温家宝异动”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给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不管是什么原因,“温家宝异动”都是一个好现像,即使现任领导人仍然继续他们的“击鼓传花”游戏,下一任领导人恐怕不得不对“温家宝异动”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作出反应。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本文留言

作者胡少江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