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妈到林来疯:华人子女教育总体检(图)
3月24号,纽约台湾会馆邀请家长和资深教育人座谈,主题为“从虎妈到林来疯:华人子女教育总体检”。
图片:心理学家李清泽教授(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紫荆)
林书豪的成就尤其让亚裔感到光荣,因为他“功课好”、“做人好”、“在团体的活动里面照顾到别人”、“懂得团队精神”、“尽力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让家长们找到一个很好的典范。
主讲人李清泽教授曾经做过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心理系的主任。他指出父母要注重孩子“身、心、灵、气”的健康,发展自我调适能力、分析创新、善于沟通的能力;在家中创造良好环境,从小养成好习惯;家长自己是孩子参照的榜样,要言传更要身教,避免用语言伤害小孩。而且对孩子应该有比较“合理的期待”。他举例,美国对孩子采用鼓励的方法,如果华人的小孩得了90分被打,学校的同学70分还受到鼓励,会给孩子造成认知混乱。谈到林书豪篮球打的那么好,又能够在哈佛完成学业,李清泽教授认为要归功于信仰的教育。有信仰会知天命,不自大。
李清泽:“因为人的一生,十之八九都是不容易的。有了信仰之后,他就有一颗坚强的心。碰到挫折他都会把压力疏解开来。”他指出,林家父母虽然保有了家长的权威,但是和子女是可以讨论的;而“虎妈”式的教育没有讨论空间,是高压的,极权式的。
李清泽:“林书豪的父母亲对他的成功失败没有非常非常的坚持,说一定要怎么样。只是说,你喜欢做什么事情,你愿意做的事情,你就要全力以赴的去做。”
林书豪成为偶像之后,大家都观察到,他可以几连胜,然后接着几连败。书画艺术家王懋轩教授很欣赏林书豪不为失败所动的精神。他说,有的人因为爱面子的关系,只能面对成功,不能面对失败。但成功的定义不是名誉地位金钱,那些是附带品。
王懋轩:“林书豪把球打好了,名誉自然来了,不是他要去求那个名誉才去打球啊。因果关系要导正。所以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是我们享受的重点。”他特别将“埋头苦干”,修改为“抬头乐干”。
王懋轩:“父母绝对不要以自己人生的遗憾、人生的失败,来指导小孩子完成父母所要补偿的志向。那不是小孩子的志向,是你的需要,不是他的需要,千万不要强迫他。希望配合他的兴趣给他一个健康的人生的指导。”
林书豪接受采访时,总是把功劳指向队友;输球了,会说自己没打好。王懋轩说,这是人格教育的结果,是一生受用的。他认为,品德教育、立身做人,家庭是最重要的训练场地。
在纽约市教育局做翻译的华人家长孟新也认为,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不能往学校或者补习班一送就不管了。提到现在孩子过多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虚拟空间上交朋友,脱离实际与人接触的社交机会,他觉得让小孩多参加体育和其他课外活动可以有效缩短其上网时间。
孟新:“这个网络的吸引力太大了,尤其是facebook,还有网络游戏,吸引力非常之大。所以我的办法就是叫他打球,发展自己的兴趣,多参加些体育运动。同学之间的互动也好了,以前他都是网络的朋友,他实际上没有真正学会怎么跟人在实际生活中交往。”
美东中文学校协会会长沉婉贞校长认为,传统礼仪和规范的教育非常重要,对林书豪议题无需过分扩大。沉婉贞:“一般的,可能是文化背景吧,一迷迷到疯掉,一毁谤毁谤的一塌糊涂。像我们教育孩子,不把这个当主题。我们用传统的方式,最重要要身心健康、品性端正。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目地。”